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转型发展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22年10月26日 10:40:06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能力达到31.5万辆,信创整机制造能力达到260万台,手撕钢、高端碳纤维等上百种新产品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为我省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指明了方向。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全省上下加快产业转型步伐,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绘就全省产业体系跃升新画卷。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然成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全省工业经济增长10.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三位。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1.9%。
  产业向新——
  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
  9月30日,在阳泉市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入运行。由此,华阳集团钠离子电池实现了从中试到量产的关键转换,迈出了“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作为储能界“新秀”的钠离子电池,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广阔。近年来,华阳集团与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全球领军企业中科海钠深度合作,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大力布局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努力构建“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
  华阳集团做强做优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省多年来聚焦“六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对山西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要围绕产业转型两个方面,把握方向、找准路径,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引领转型,实现集群规模发展。
  9月21日,在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工业体系更加多元完备,在以煤炭、电力、焦炭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的支柱性产业之外,实现了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发展。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山西在做大做优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做强做深新兴产业,积极谋划新兴产业领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营收稳定在千亿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现代医药与大健康、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等百亿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潜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逐渐壮大成势。2016年—202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快于规上工业3.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政策加持——
  推动从零到一、从一到多,成为山西转型新标识
  今年1月—8月,吉利晋中基地累计生产新能源乘用车67047辆、产值133.6亿元,商用车7433辆、产值6.3亿元,合计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89%,整体业绩实现稳定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省全力打造的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晋中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多年来,晋中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了“政府+链主+产业园”联动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集群优势逐步形成。
  聚焦“六新”领域,坚持前瞻布局、创新引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零到一、从一到多,成为山西转型的新标识。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链主制”,首批遴选了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10条产业链,确定了20户“链主”企业,全面推动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吉利晋中基地正是我省确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链主”做强做优、“链核”提质增效,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我省还制定实施“链主”企业配套率奖励等政策,促进新动能集聚。目前,10条重点产业链营收总额突破3300亿元,初步实现集群成链发展。
  在近期我省发布的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我省产业链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到2025年,10大重点产业链规模效益初步显现,营业收入突破8400亿元,培育形成6条千亿级产业链、4条五百亿级产业链。为此,配套实施了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倍增等七大行动,加速推进竞争力强、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建设。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定规划、抓项目、建生态、优服务,不断完善政策举措。2021年6月,山西发布《“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转型发展的四大支柱型、五大支撑型和五大潜力型产业,并在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育、市场开拓方面给予系列扶持。今年以来,我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工作推进机制,印发实施节能环保、新材料、合成生物、电子信息、数字企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等2022年行动计划。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等11个新兴产业企业加快“两化”,融合“两链”,实施对标改造。
  我省还加快打造高端要素集聚地,包括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变为转型发展优势,以市场化机制为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户提供0.3元/千瓦时的电价。山西逐步成为有比较优势的电价“洼地”,战略性新兴企业用电成本显著降低。
  “新”火燎原——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发区成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
  8月27日,太忻经济区(忻州区)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忻州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主要生产光伏发电产业的核心部件——太阳能电池,该产业在新能源产业中处于链主地位,将有效带动硅晶材料、玻璃材料、EVA胶膜、光伏背板、铝合金边框、接线盒等上下游产业配套转移。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20亿元,年均纳税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
  锚定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集聚。据统计,截至目前,忻州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达到182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高达28.8%,占比较2021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
  而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9月5日,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举行,一大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现代医药及大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犹如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各开发区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省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我省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了技术、标准、政策的支持力度,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快,山西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44户,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新一代半导体、手撕钢、高端碳纤维、量子通信、合成生物、高铁轮轴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山西产业发展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面对各省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性态势,山西将聚焦战略重点,集中优势资源,集聚各方力量,优先推动发展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打造增长极。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要加快转型步伐,蓄积发展新动能,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做大做强,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