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关闭
发文字号临政办发〔2021〕43号 发布日期2021-10-10
发文机关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  键  字
标  题关于印发临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临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通知》(晋财农改〔2016〕18号)和《吕梁市财政局关于开展申报2022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吕财农〔2021〕63号)文件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推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全面提升改善项目村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尽快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了顺利申报此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各乡镇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从全县23个乡镇中,选取了城庄镇城庄村、阳宇会村;大禹乡佛堂峪、府底村、神峪塔村作为项目建设地点,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必要性

有助于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落实;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二)项目区域基本现状

1.城庄镇

城庄镇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地处临县北部,湫水河上游,东与方山县麻地会乡接壤,南邻木瓜坪乡,西与青凉寺乡、临泉镇相邻,北与白文镇为邻,距临县城区约10公里,区域总面积235.82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87平方公里,分布在“东西四沟南北一川”。城庄镇下辖27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10188户,30173人。

城庄镇地势略为东西高、南北低,地形总体呈“四山三沟连一川”,主要山脉有连枝山,境内最高峰柏榆庙山位于连枝山麓,海拔1924米;最低点湫水河滩位于东柏村,海拔995千米。

城庄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湫水河、城庄沟河、太平沟河、小马坊沟河、松峪沟河、东柏村沟河6条;河流总长度77公里;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湫水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太平、小马坊、阳宇会、城庄、大有头、东柏村6个村,长7公里。城庄镇全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年均气温7.8°C左右、无霜期135天、降雨492毫米。

2.大禹乡

大禹乡,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东部,东连方山。大禹乡地处临县东南部,东与方山县圪洞镇、玉坪乡接壤,南邻车赶乡、三交镇,西与安家庄乡相连,北靠安业乡,距临县城约14公里,区域总面积126.32平方公里。209省道从中部穿插而过,湫水河沿南北走向将全乡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大禹乡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分为丘陵沟壑区和山间河谷区;主要山脉有汉高山脉,境内最高峰小乔山位于汉高山主峰以南,海拔1400米;最低点湫水河滩位于杜家岭村,海拔950米;呈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大禹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湫水河、大峪沟河、小峪沟河、善庆峪沟河4条;河流总长度30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湫水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善庆峪、大峪沟、歧道、西沟、圪台上、佛堂峪、吕家里、杜家岭等村,长7千米。大禹乡属季风影响下的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8℃,一月份最低为-24.7℃,七月份最高为36.4℃,年内大于10℃积温3212℃,始于四月中旬,终于10月中旬,全年平均日照数为2832小时,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92.1毫米,其中七、八、九三个月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降雨集中,冬季寒冷少雪。

二、项目可行性

(一)产业成果显著

城庄镇是全县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等新品种、新技术及丰产试验示范基地和全县最大的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枣木香菇和设施蔬菜已成为城庄镇特色种植产业。

大禹乡目前有大棚蔬菜和香菇种植业、物流运输业、旅游业、光伏发电等。同时有“中国蜜蜂特色小镇”的称号,蜂业的蓬勃发展为大禹乡以至全县精准脱贫工作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村庄均在农业方面发展新型产业,目前成果显著,具有可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产业发展优势

(二)文化资源丰富

城庄镇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民俗乡风文化、佛教文化等也有传承和留存。除丰富的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当地还有富有晋西北特色的五和居民宿民居、大度山、紫金山林场、城庄沟林场等景点。整合旅游、生态、康养、民宿等资源进行农业的融合发展有丰富的路径可尝试、探索。

(三)交通条件优越

本次所选两个乡镇的交通区位均比较优越。

大禹乡内位于距临县城约14公里处,境内有218省道过境;209省道从中部穿插而过;城庄镇位于临县城北10公里处,境内太佳高速、新国道横贯东西,218省道、西纵高速和晋中南铁路纵通南北,太佳高速出口和铁路城北货运站位于境内,霍州煤电煤运专线是全县唯一投入运营的煤运铁路专线,交通十分便利。

(四)特色优势

本次所选乡镇的农户发展产业意愿均很强。不管是在稳固传统产业方面,还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湫水河沿川一带,对于发展枣木香菇及设施蔬菜的意愿较强,如小马坊村、东柏村、阳宇会村等。武家坪村、侯家涯等26村均有发展或扩大养殖规模的意愿。大居村、杨寨村、陈家塔等村依托丰富的核桃经济林资源,均有核桃提质增效、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此外,城庄村、太平村、小马坊等村在夯实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依托紫金山、大度山、城庄沟林场、五和居等旅游资源,带动村民开设农家乐、便民小吃店等休闲场所为游客提供方便服务,增加经济收入。

(五)组织优势

脱贫攻坚以来,临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市转型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战略,连续七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扶持政策,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信贷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几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以上。

临县成立美丽乡村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发展,并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协调、同推进。

大禹乡佛堂峪、府底村、神峪塔村和城庄镇城庄村、阳宇会等5村支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战斗力强,近年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人居环境,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项目建设内容

城庄村:污水管网敷设工程、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河坝修复工程;

阳宇会村:道路硬化及修复工程、亮化工程、村内绿化工程;

佛堂峪村:污水管网敷设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工程、给水水源建设工程;

府底村:污水管网敷设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工程;

神峪塔村:污水管网敷设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给水水源建设工程、田头市场改造工程。

(二)工程数量、规模与标准

项       目

项目数量、规模及标准

城 庄 村

污水管网敷设工程

污水主管网5454m,污水支管网6024m

道路硬化工程

硬化面积19500㎡

亮化工程

新增路灯60盏

河坝修复工程

修复面积400㎡

阳宇会村

道路硬化工程

硬化面积11800㎡

道路修复工程

修复面积13500㎡

亮化工程

新增路灯70盏

村内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7000㎡

佛堂峪村

污水管网敷设工程

污水主管网3600m,污水支管网3200m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150m³

道路硬化工程

硬化面积2200㎡

给水水源建设工程

新打水井一座

府底村

污水管网敷设工程

污水主管网2326m,污水支管网2090m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100m³

道路硬化工程

硬化面积8000㎡

神峪塔村

污水管网敷设工程

污水主管网1349m,污水支管网1624m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50m³

给水水源建设工程

新打水井3座

田头市场改造工程

改造面积1700㎡

(三)各村投资预算

城庄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  注

1

污水主管网敷设

5454

m

500

272.7


2

污水支管网敷设

6024

m

300

180.72


3

道路硬化

19500

300

585


4

亮化工程

60

4000

24


5

河坝修复

400

500

20


合计





1082.42


阳宇会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 注

1

道路硬化

11800

300

354

沥青路面

2

道路修复

13500

200

270

水泥路面

3

亮化工程

70

4000

28


4

村内绿化

7000

130

91


合计





743


佛堂峪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 价

(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  注

1

污水主管网敷设

3600

m

500

180


2

污水支管网敷设

3200

m

300

96


3

污水处理设施

150

12000

180


4

道路硬化

2200

300

66

广福路

5

给水水源建设

1

500000

50

打井

合计





572


府底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 价

(元)

投资金额

(万元)

备  注

1

污水主管网敷设

2326

m

500

116.3


2

污水支管网敷设

2090

m

300

62.7


3

污水处理设施

100

12000

120


4

道路硬化

8000

300

240

产业路

合计





539


神峪塔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 价

(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  注

1

污水主管网敷设

1349

m

500

67.45


2

污水支管网敷设

1624

m

300

48.72


3

污水处理设施

50

15000

75.137

打井

4

给水水源建设

3

500000

150


5

田头市场改造

1700

350

59.5


合计





400.807


(四)项目实施机构设施安排

为有效配合本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临县特成立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日常工作。城庄镇、大禹乡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建设期的管理工作将实行监理制与工程施工项目负责制,并在建设期就考虑到工程的运行管理。

实施项目主体要组织专人负责,随时随地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工程。

(五)项目后期运行管护方案

组建管护队伍,在现有清洁队的基础上扩充人员,对公共空间进行管护,另外通过宣传引导,与村民签订责任卫生管护任务书,动员群众参与管护。

建立管理制度,对管护项目和管护队伍,明确标准和要求,指标要量化,以便于检查、评比和考核奖惩,做到运行有序、管理到位、群众满意,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的成效日益提升。

四、项目资金整合

(一)上级补助资金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引导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激励农民投入资金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此次申请“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000万元。

(二)整合专项资金

为了配合本次申报的五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除了村民筹资酬劳,通过多渠道整合多部门资金1983.513万元。

(三)村民筹资筹劳等其他资金

城庄村在册农业人口4257人,实际筹资人数3406人,每人筹资10元,合计筹资款为34060元。

阳宇会村在册农业人口1647人,实际筹资人数1503人,每人筹资10元,合计筹资款为15030元。

佛堂峪村现有在册农业人口1905人,实际筹资人数为500人,每人筹资5元,合计筹资为2500元。

府底村在册农业人口1070人,实际筹资人数400人,每人筹资5元,合计筹资款为2000元。

神峪塔村现有在册农业人口659人,实际筹资人数为274人,每人筹资5元,合计筹资款为1370元。

五个村合计筹资54960元。

五、绩效目标

(一)经济效益

项目区依托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等新品种、新技术及丰产试验示范基地和全县最大的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种植基地辐射周边村庄,以种养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电商服务业及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主。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发展,保守估计来此游览的年游客量将达到3-5万人次,解决就业人口1000余人,同时随着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区域范围内经济效益将以20%-25%的增速增长。

(二)社会效益

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首先,可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实现就近就业;其次,可促进村民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第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第四,可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与社会保障。

同时,通过项目区美丽乡村的试点建设,辐射带动城庄镇、大禹乡所辖村庄的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全县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促进临县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生态效益

本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开发建设,合理控制生态容量,科学合理布置游览设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灾害。项目管理部门安排专岗对植被进行保护,提高空气质量,保护河流与水系,营造优良的环境氛围,为居民提供生态化生活空间。

(四)示范引领及创新性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将我县美丽乡村打造成河流、道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和美的宜居和谐村庄。城庄镇、大禹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将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作出最新尝试;在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形成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制度安排方面积累宝贵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庄镇、大禹乡美丽乡村建设丰富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六、项目规划与设计

(一)城庄镇发展思路

规划结合村庄的特色与功能,整体结构概况为“一核引领,一轴串接,两区互动”。

“一核”——以城庄村作为城庄镇美丽乡村发展格局的核心,一方面,增强城庄镇与县城的联系,另一方面,引领带动阳宇会村经济发展。

“一轴”——以国道339作为两村发展的动脉,将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阳宇会村与产业基础良好的城庄村紧密联系到一起,形成两村共建的空间脉络。

“两区”——城庄村:产业孵化区

阳宇会村:休闲生活区

(二)大禹乡发展思路

结合大禹乡村庄规划,本次整体结构概况为“一核引领,一轴串接,三片互动”。

“一核”——以府底村作为大禹乡美丽乡村发展格局的核心,一方面,增强村内与县城的联系,另一方面,引领带动佛堂峪和神峪塔两村的发展。

“一轴”——以湫水河作为三村发展的动脉,有机联结府底、佛堂峪、神峪塔,形成三村攻坚的空间脉络。

“三片”——府底村:宗教文化旅游片区

佛堂峪:山水宜居片区

神峪塔:田园风光片区

(三)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将该片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远期目标:城庄镇规划以两个村庄各自实际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对各村进行产业转型、建筑整治、道路序化、公共设施建设、湫水河水环境改善、市政管线建设等综合整治使各村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依托特色产业基础,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在打造生态与人文和谐、城郊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的绿色休闲型美丽宜居乡村样板示范村。

大禹乡以三个村庄各自实际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对各村进行产业转型、建筑整治、道路序化、公共设施建设、湫水河水环境改善、市政管线建设等综合整治使各村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依托特色产业基础,旨在打造生态与人文和谐、有机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联动发展的交通生活宜居型新村镇。

七、试点项目资金情况表

      附件1.docx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落实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成立临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1.组成人员

组  长:姚树山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高云林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孟  飞     县委常委、城庄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副县长

成  员:薛志飞     县政府办主任

        李谈平     县财政局局长

        高翠文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郭建平     县财政局副局长

        郝有旺     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刘玉杰     大禹乡党委书记

        刘雪峰     大禹乡乡长

        李振强     城庄镇镇长

        王荣青     县财政局股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承办领导组安排的工作事项,协助有关部门、乡镇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立项、评审、资金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谈平(兼)、副主任:郭建平(兼)。办公室设综合组、项目组、组织督导组三个工作组。

2.工作职责

(1)综合组

主要职责: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筹划、会议组织安排、统计数据上报等工作;负责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等综合文字材料起草工作;负责组织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报道。

(2)项目组

主要职责:负责项目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预算书编制、投资核定、项目招标、施工管理、进度报表、资金使用计划、竣工验收、固定资产移交、建设项目后评价、档案管理、项目审计等,负责上级资金管理、落实。

(3)督导组

主要职责:负责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及实施效果。

(二)政策宣传保障

宣传舆论保障,即通过悬挂标语、开通村头广播、电视电台、报纸以及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加强党对农村的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出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局面。

(三)建设推进保障

组织乡(镇)村干部,观摩学习先进村庄治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治村庄卫生脏、乱、差现象,以美丽乡村项目实施为契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实现全县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政策解读链接:【图解】关于印发临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解读

政策咨询:临县财政局农财股     2386215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