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文字号:临政办发〔2020〕21号 | 发布日期:2020-05-14 |
发文机关: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关 键 字: |
标 题: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临政办发〔2020〕21号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件公开发布)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8日
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
2020-2022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增强群众信用观念,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和优化金融信贷投向,持续提升信用工程创建效果,有力强化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作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总体安排,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引深开展信用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全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二、工作目标
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夯实基础与重点创新并举,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共同发力,不断加大对扶贫、“三农”、中小微企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投资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经济高速增长持续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居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2020年完成210个行政村(社区、市场)授信全覆盖,创建61个信用村(社区、市场)。力争到2022年,完成“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三年规划总体目标,实现全县行政村授信全覆盖(行政村、社区、市场),力争三分之一创建为信用村(社区、市场)。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白旭平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李杰峰 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
吴效波 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成 员:问栋明 中国人民银行临县支行行长
马丽军 县金融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陈忠先 吕梁银保监分局临县监管组组长
路 杨 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
各乡镇书记、乡镇长
全面负责对全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工作的组织、动员、协调、指导和部署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公室主任由路杨兼任。具体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推动、验收督查、考核汇总评价等具体工作及领导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各乡镇要成立以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乡镇网点负责人为副组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信用工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信用区的评定、验收和颁匾的领导工作。
四、主要内容
按照“宽授信、严启用、严管理”原则,创新推出普惠授信产品,贷款授信面不断拓展,农户小额信贷可得性与满意度不断提升,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
(一)提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水平。因地制宜提升信用户评定、信用村(市场、社区、商场)、信用乡镇(街道)的创建工作质效。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依托已经开展的“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方式,合理收集农户、城乡居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市场主体信息资料,完善信用档案,加快推进高质量授信,提升用信覆盖面。努力增加信用村(市场、社区、商场)、信用乡镇(街道)的创建数量,提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覆盖面。
(二)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工程建设水平。全面开展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的调查评级授信工作。通过实地摸排,健全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结合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共享服务网络及区域性中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对接客户融资需求,实现合理授信。对诚实守信、经营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贷款利率,为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便利融资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提升区域诚信文化建设水平。一是开展区域诚信文化共建。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各村要加强与信用社的合作联动,把提升信用工程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工作,共同安排部署,作为治理乡村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凝聚合力,形成共建共创信用工程机制。二是完善金融知识宣传体系。特别是乡村组织要根据贴近农民,地处农村的特点,积极协助农村信用社广泛开展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的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要为农村信用社宣传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环境。三是建立“信用信贷相长”机制。对守信农户正向激励,对守信农户,银行提升其信用评级,再次申请贷款时,银行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对违约农户则联合追责。对于评为“信用村”的行政村,优先安排生产项目、农田水利、水路电气网等设施建设。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信用联社要会同乡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共同研究部署,依托当地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采取印发宣传单、做制式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业绩、信用区创建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作用和特点。
第二阶段:评定阶段(2020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组,积极提供人口信息,协助信用联社开展人口信息录入并建档。通过授信让农民先有授信额度,申请贷款时再采集农户信息,农民在使用贷款中积累信用记录、培养信用习惯。选取信用环境较好的行政村开展信用工程建设试点工作,逐村逐户进行资格认定,并及时进行档案整理,按规定的要求逐级推荐评定,并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第三阶段:挂牌颁证阶段(2020年10月1日-2022年末)。遵循“成熟一家、自评一家、验收一家”原则,对符合验收条件的信用村(市场、社区、商场)、信用乡镇(街道),由信用联社对照评定标准逐项自评,并逐级申报验收,并为信用村颁发牌匾。各乡镇要全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总结经验、分析原因、督导推进、提高质效。
第四阶段:常规推进阶段(2021年初-2022年末)。每年的5月底前,各级评定小组要完成上年度不合格信用区的资格取消工作和本年度的信用区评定挂牌工作,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巩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提升信用工程的重要性,切实把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抓住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各乡镇要履行好属地主体责任,成立专门信用工程领导组,督促指导辖内各行政村成立了评议小组,全力推动改革试验,真抓实干,确保提升信用工程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强化工作落实。提升信用工程工作时间长、跨度大、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信用联社要对照方案要求,细化信用工程流程,逐条逐项落实,统筹规划时间任务,挂图作战,高效推进,确保每一类信用主体和区域有人负责、有人评定、有人跟进、有人监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不留空白和盲区,夯实信用工程建设基础。
(三)强化宣传发动。各乡镇、各部门、信用联社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农村、农民的工作特点,积极协助农村信用社广泛开展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的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新闻媒体要跟进宣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实施情况,广泛宣传实施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选树好典型引领、弘扬正能量,倡导诚实守信,共建信用环境,营造全县上下全方位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导考核。领导组办公室要建立月通报、季调度、年总结的工作制度,每月通报信用工程开展情况,每季召开调度会议研究推进工作落实,年终进行全面总结。信用联社会同乡镇督促贷款户认真履行还贷职责,严格贷款用途,规范资金使用。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弄虚作假、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问责追责。
附件:临县“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任务分解表。
附件:
临县“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信用工程” | |||||||
|
|
|
|
|
| 单位: | 个 |
乡 镇 | 行政村数量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整村授信全覆盖 | 信用村 | 整村授信全覆盖 | 信用村 | 整村授信全覆盖 | 信用村 | ||
临 泉 | 35 | 20 | 8 | 8 | 2 | 7 | 2 |
白 文 | 32 | 10 | 5 | 11 | 3 | 11 | 2 |
城 庄 | 27 | 10 | 3 | 9 | 3 | 8 | 3 |
木瓜坪 | 18 | 8 | 2 | 5 | 2 | 5 | 2 |
安业镇 | 17 | 10 | 3 | 4 | 1 | 3 | 1 |
玉 坪 | 23 | 10 | 2 | 7 | 3 | 6 | 2 |
大 禹 | 35 | 10 | 3 | 13 | 4 | 12 | 4 |
三 交 | 38 | 15 | 4 | 12 | 5 | 11 | 4 |
湍水头 | 20 | 6 | 2 | 7 | 3 | 7 | 2 |
车 赶 | 15 | 4 | 1 | 6 | 2 | 5 | 2 |
林家坪 | 26 | 10 | 2 | 8 | 4 | 8 | 3 |
碛 口 | 40 | 8 | 2 | 16 | 7 | 16 | 7 |
招 贤 | 16 | 5 | 2 | 6 | 2 | 5 | 2 |
刘家会 | 40 | 10 | 3 | 15 | 5 | 15 | 5 |
安家庄 | 20 | 8 | 2 | 6 | 2 | 6 | 2 |
丛罗峪 | 21 | 8 | 2 | 7 | 3 | 6 | 2 |
曲 峪 | 36 | 10 | 3 | 13 | 4 | 13 | 4 |
石白头 | 44 | 8 | 2 | 18 | 6 | 18 | 6 |
青凉寺 | 30 | 7 | 2 | 12 | 5 | 11 | 4 |
雷家碛 | 16 | 8 | 2 | 4 | 2 | 4 | 2 |
兔 坂 | 49 | 10 | 3 | 20 | 7 | 19 | 7 |
克 虎 | 13 | 5 | 1 | 4 | 2 | 4 | 1 |
八 堡 | 20 | 10 | 2 | 5 | 2 | 5 | 2 |
合 计 | 631 | 210 | 60 | 216 | 79 | 205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