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关闭
发文字号临政办函〔2025〕31号 发布日期2025-07-31
发文机关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  键  字
标  题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

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重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强化应急响应联动闭环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应急联动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提升我县灾害性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

质气象服务。

二、工作机制

(一)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

县应急管理局:每年3月前对县级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各单位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受责任人更新备案,并提交气象局。各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责任人发生变动,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县气象局:根据应急局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责任人名单,统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二)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

县气象局: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面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责任人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县融媒体中心: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4小时紧急播发制度,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应急大喇叭和融媒体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向社会广泛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县工信和科技局:组织通信企业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各乡镇: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全力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及时性。

(三)强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

县气象局: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根据预警等级,“叫应”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联系副县长,以及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县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收到气象部门“叫应”后,按照职责及时开展直达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叫应”。

各相关单位:收到气象局预警后,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开展本部门领域的“叫应”工作。

各乡镇:收到上级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叫应”后,及时开展本辖区“叫应”工作,确保叫应至村(社区)主要负责人。

(四)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

县气象局: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按照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县应急管理局: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会商研判,确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并指导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展灾害应对工作。

各乡镇:收到预警后,做好隐患排查等灾害防范前期工作,根据县级应急响应等级确定是否启动乡级应急响应,并按照职责开展灾害防范工作。

各部门:收到预警后,按照部门职责开展本部门领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五)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后信息核查反馈机制

各乡镇要建立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压实各环节信息报送责任人责任,第一时间核查辖区应对举措、隐患排查、灾害损失及转移撤避等情况,并将核查信息及时反馈县应急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要每日整理汇总相关信息,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

(六)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机制

县气象局牵头,每年年初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证工作,并定期对气象灾害防御单位进行更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等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在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停止作业、设施加固、人员转移等应对措施。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坚决扛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政治责任,深刻认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要围绕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灾后恢复等关键环节,逐项制定和落实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与科学防控水平。

(二)强化科技支撑。各相关部门要强化信息化保障支撑能力建设,加大高科技应急救援装备投入与使用力度。要抓实各类监测设备日常检查与维修管护工作,确保所有监测设备始终高效稳定运行。

(三)强化责任落实。相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从严落实应急响应联动和气象灾害防御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预警发布设施建设,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转换为政府应急工作指令和群众生活提示,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收得到、叫得应、落得实,切实解决预警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