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碛口试验段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决策部署,全面建成三大板块旅游路网,加快构建干线串联、支线循环、面上成网的三大板块“城景通、景景通”旅游路网格局,推动全省经济转型,根据省政府2018年建成“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碛口试验段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思路和要求,建成“专用性、安全性、智慧型、友好型”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碛口试验段,与现有快速交通通道共同构成“快旅慢游深体验”的全域旅游公路网,为全省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建设内容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碛口试验段建设内容包含旅游公路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总投资4.6亿元。
(一)主体系统
公路主体系统主线起点为柳林界,终点至碛口镇上咀头村,全长22.78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m,其中改建路段长11.68公里,新建路段长6.96公里,利用路段长4.14公里。
(二)慢行系统
生态绿道全长22公里,路基宽度3.5米(局部为3米)。与公路主线并行整体式路基10.33公里,分离式路基11.67公里。分离式绿道中有8公里为完全利用现有道路。
(三)服务系统
沿线设驿站三处,分别为马家塔一级驿站,占地10000平米,建筑面积800平米;碑楼二级驿站,占地9458平米,建筑面积500平米;李家山三级驿站,占地2000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观景平台设一处,位于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处。
(四)景观系统
结合碛口旅游资源和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等特色资源建成主题景观路段。
主题景观路段设置突出文化主题的标志(LOGO)、建成黄河水运为主题的文化墙1处、路侧小型雕塑2处、路侧指引标志等设施,绿化景观和沿线山体绿化。
(五)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系统包括道路交通标志、特色标识、文化解说标识三类设施。
特色标识包括旅游公路身份标识、自行车标识、人行步道标识、景区景观设施标识、服务设施标识和村镇标识。
文化解说标识包括景点解说标志、地域文化解说信息牌、欢迎语标志、行路文化交流标志、环境地图牌、电子信息服务等。
电子信息服务设施宜具备多媒体展示、广播、自助式(触摸屏)信息服务终端、可变信息牌、无线宽带、电子信息屏、交通检测等功能。
多媒体展示系统应具备展示景点景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人文价值等信息,展示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慢行系统基本情况等功能。
广播系统应区域全覆盖,采用有线广播方式,具备全呼及分组全呼功能。
自助式(触摸屏)信息服务终端应实时显示房源、餐饮、车位等与游客相关的服务信息,可查询当地旅游资源情况,具有二维码发布功能,向手机推送相关旅游资讯信息。
可变信息牌,对当地路况、气候、旅游等信息进行即时发布,方便游客出行。
三、任务要求
2018年度的建设目标任务是碛口试验段建成通车,其余上咀头至兴县界73.6公里路段全面开工建设。
四、资金筹措及实施模式
上级补助:建设资金省补助18%,省代市县发行债券筹集40%,市政府补助10%。
实施模式:经县政府研究,同意“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段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并授权临县交通运输局作为实施机构,负责项目的准备、采购、监管、移交等工作。
五、建设体制及职责要求
有关县直单位和碛口镇政府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力推进碛口试验段工程建设。
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为:
县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主体系统、慢行系统及公路两侧绿化、道路交通标志的实施,要规范、有序推进项目可研、初设、设计、招投标及PPP前期工作,督促施工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按期完工。
县发改局负责项目立项,及时做好可研、初设的批复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工程环评报告批复协调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的用地指标和土地预审批复协调工作。
县住建局负责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办理工作。
县文物旅游局、碛口景区管理中心要将碛口旅游资源和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以及沿线民风民俗等特色资源相结合,负责服务系统及景观系统的文化墙、路侧小型雕塑等景观建设。
县林业局负责景观系统的绿化景观和沿线山体绿化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工程水土保持报告的批复协调工作。
县重点办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公安局要结合当前“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阻挠工程建设、阻碍征地拆迁的违法行为。
县电信、移动、联通部门等可结合各自职能,负责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服务、多媒体展示系统、广播系统等设施建设,各使用单位可租赁使用。
六、试验段实施效果
(一)碛口试验段建成后,通过公路主线的车行旅游路线、生态绿道的步行骑行旅游路线,串联碛口古镇、高家塔东渡黄河渡口、黄河水蚀浮雕、陕西白云山佛教圣地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将点状旅游资源向带状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实现“景景通”、“城景通”的旅游网络,对以碛口古镇景区为中心的旅游效益增长发挥巨大作用。
(二)碛口试验段建成后,将会极大地促进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及其它农副产业的发展,给沿线群众带来直接的惠及效益,同时通过诱增交通需求,可进一步开发田园经济、乡村旅游的热潮,提升沿线群众的收入,助推沿线脱贫攻坚进程。
(三)碛口试验段建成后,将会进一步拓展旅游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为了工程顺利建设,县政府成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碛口试验段建设领导组。
组 长: 李双会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 赵如宁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 李杰峰 县政府办主任
张恩富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金生 县发改局局长
李泽林 县财政局局长
孙有玉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张建军 县环保局局长
陈国斌 县住建局局长
王犁青 县水利局局长
薛孝泽 文物旅游局局长
高翠文 县重点办主任
冯清照 县林业局局长
李向荣 县公安局副局长
王建新 县电力公司经理
张文文 县联通公司经理
高乃平 县移动公司经理
李小刚 县电信公司经理
白永军 碛口景区管理中心规划科科长
李金峰 碛口镇党委书记
陈候平 碛口镇镇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主任由张恩富同志兼任。
2、为了专项服务碛口试验段征地拆迁工作,成立碛口试验段征地拆迁协调组,组长由县重点办主任高翠文同志兼任。
(二)夯实工作责任
县政府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碛口试验段建设纳入2018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各有关部门和碛口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年度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按期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
(三)强化监督考核
加强监督考核工作,重点对责任落实、建设质量、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四)落实资金保障
工程建设资金除上级补助外,县交通运输局要尽快组织推进PPP融资工作,县财政、发改、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及早完成项目前期批复、备案等工作,实现PPP融资项目早日落地,为碛口试验段以及整个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