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临政办发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4年07月04日 10:20:09 来源:临县政府办

 

临政办发〔201431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县直企事业单位:

《临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418

临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2014年行动计划

 

2014年是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攻坚年。按照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参照《吕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制定我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上大项目强实力、促进和谐聚合力、转变作风增活力”的总体思路,围绕县政府建设“新型工业、新型城市、新型农村”三大目标,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深化改革,积极创新,继续做好资源转化和扶贫攻坚“两篇文章”,力争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转型综改攻坚年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重大改革

(一)深化财税管理机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加大征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财政收入。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整合使用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牵头部门:县财政局)

(二)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县运输公司、电石厂、塑料厂、三交机电厂等已铺开的企业改革,要按照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陶瓷厂、三交皮毛厂等企业,运用市场化方式,按政策、按程序推进改制。(牵头部门:各改制牵头单位)

(三)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机制。出台金融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办法,加强企业与金融单位的协调服务,推广“助保贷”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牵头部门:县经信局、银监办)

(四)狠抓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权责关系,精简审批程序,集中审批职能,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提升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县监察局、县政务大厅)

(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抓好集体土地租赁管护、合同清查整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等工作,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完善对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贴息、补贴等扶持制度,积极推进“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牵头部门:县农委、农经中心)

三、重大事项

(一)建设煤电一体化基地。将霍州煤电1000万吨矿井、1000万吨洗煤、2×350兆瓦发电和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打造成煤电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循环工业区。加快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美锦锦源600万吨矿井和600万吨洗煤、西山煤电吕家岭矿井、裕民煤焦2×350兆瓦低热质煤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北有霍州煤电、南有晋煤太钢和美锦锦源、中部有西山吕家岭矿井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牵头部门:县发改局)

(二)狠抓红枣产业化发展。沿黄乡镇实施1万亩有机红枣和红枣林标准化管理基地建设,带动全县面上红枣提质增产。城北农业科技园区中鹰大红枣、枣福莱、红日子、丰润等4户红枣深加工项目要投产达效,带动鸿潮、满江红等10户红枣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力争年加工转化红枣1亿斤。开工建设山西省红枣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启动规划红枣产地交易市场,树立临县红枣品牌。(牵头部门:县红枣产业局)

(三)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省焦煤集团在白文、城庄等乡镇种植1万亩构树,实施10万只肉羊养殖,建设100万只屠宰项目,形成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养殖产业新格局。裕民、华烨、胜利、焉头等市属企业要在三交、湍水头、林家坪、招贤等乡镇新发展优质核桃林2万亩,结合片区扶贫开发,在白文、城庄片区新发展优质核桃林3万亩。(牵头部门:县扶贫办)

(四)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东山核桃西山枣、湫河两岸大棚包”的产业布局,按照市委、市政府“8+2”农业产业化要求,突出抓好红枣、核桃、养殖三大产业发展,支持扶植蔬菜、小杂粮、马铃薯、食用菌、林下经济等产业。新发展核桃林6万亩,全县核桃林要达到30万亩。积极推进白文朝阳农牧与蒙牛集团二期合作3000头标准化奶牛场项目建设,做好全县肉羊养殖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小川流域4000亩绿色谷子、兔坂万亩大豆和沿川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建成白文万亩绿色马铃薯生产基地、城庄600亩设施蔬菜大棚,新发展农村窑洞种植食用菌1000孔、温室食用菌50亩。抓好林下养殖、种植试点推广,发展立体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牵头部门:县农委、林业局、扶贫办、畜牧中心)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区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条件成熟的城中村加快改造开发步伐,切实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围绕工业项目集中区,整合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坚持项目资金向重点镇倾斜,农村人口向重点镇集中,生产要素向重点镇集聚,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碛口镇要按照全省百镇建设的要求,结合景区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产业,建成文化旅游重镇。(牵头部门:县住建局、碛口镇政府)

(六)着力推进铁路建设。开工建设安业火车站站前广场,加快白文、临县北、林家坪、车赶4个铁路战略装车点工程建设。支持晋中南出海通道、西纵高速年内建成通车,继续推进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太兴铁路建设。(牵头部门:县领导组)

(七)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支持中部引黄工程建设,抓好县域供水口的规划对接,启动县域小水网规划,开工建设松峪水库,加快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实施县城管道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牵头部门:县水利局、世行办、发改局)

(八)加快气化临县步伐。制定煤层气开发和利用发展规划,规范开采秩序,重点在利用上下功夫。推进中石油、中联、中澳等煤层气开发项目,支持国新、三和、嘉浩、国梁、国化等煤层气利用项目,全面加快气化临县步伐。(牵头部门:县发改局、经信局)

(九)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扎实做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三北防护林1.94万亩、天然林保护8000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5300亩,城庄——程家塔通道绿化9.6公里。启动西纵高速临离段通道绿化40公里工程规划。(牵头部门:县林业局) 

(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高级中学建设,完成附属工程,完善设施设备,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兔坂九年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乡村幼儿园建设三年计划,利用闲置校舍改造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农村幼儿园50所。建成文岳幼儿园。抓好农村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好职业教育免学费、普通高中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等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牵头部门:县教育体育科技局)

(十一)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新城大医院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完成三交、车赶等9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41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争取县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和1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立项。巩固完善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合率达到98%以上。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施124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9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完善基本药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等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充实医疗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县卫生局)

(十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继续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启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551”文化工程(创建5个农村文化先进乡镇、50个农村文化示范村、100个农村文化活动室)。抓好临县伞头秧歌、道情戏、大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打造临县文化品牌。争取省级碛口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落地,启动碛口美术馆建设。搞好碛口民居、正觉寺、义居寺等重点文物的修缮和开发,启动中央后委纪念馆建设,协助拍摄电视剧《兵临碛口》、电影《说唱就唱》、专题片《这方水土这方人》,争取大型歌舞剧《山里娃》获得国家级奖项。启动旅游总体规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牵头部门:县文广新局、文物旅游局)

(十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培训,提高就业服务。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五保、城乡低保、残疾人、困难职工等社会救助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农村低保扩展10%,五保对象应保尽保。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牵头部门:县人社局、民政局)

(十四)加强社会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突出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排查整治,实现安全排查整治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安全乡村”、“安全社区”、“安全保障型企业”创建活动,发挥乡镇安监站和村级预警员的作用,构建县乡村三级安全监管网络,确保全县安全稳定。(牵头部门:县安监局)

(十五)建立转型综改统计指标体系。突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导向,从扶贫攻坚、产业转型、园区建设、城镇化、民生改善等方面建立并实施反映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展和效果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制度。(牵头部门:县统计局)

重大项目

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三年30个重大项目的规划,2014年安排10个重大项目,其中,省级重大项目6个,市级重大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279.76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46.73亿元。

1、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1000万吨矿井项目及选煤厂项目。20095月已开工,总投资60.88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11亿元,预计2014年底竣工。(项目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2、山西晋煤太钢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三交一号600万吨矿井及配套600万吨洗煤项目。20134月已开工,总投资82.13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5亿元。(项目单位:山西晋煤太钢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3、山西临县霍州煤电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20135月已开工,总投资32.88亿元, 2014年完成投资10亿元,预计2015年竣工。(项目单位:山西京能吕临发电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4、晋能集团临县煤层气液化项目。20144月开工,总投资8.2亿元, 2014年完成投资1.9亿元,预计2015年底竣工。(项目单位:晋能集团山西国梁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5、临县北集运站项目。20143月已开工,总投资14.6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6亿元。预计201510月竣工。(项目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6600万吨矿井配套600万吨洗煤项目。20078月已开工,总投资41.52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6亿元。预计2016 12月竣工。(项目单位: 美锦集团临县锦源煤矿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7、三交—碛口煤层气开发项目。20086月已开工,总投资17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2亿元。预计2017年竣工。(项目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吕梁分公司、奥瑞安能源国际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8、临县“气化湫川”工程。2011年已开工,总投资15.12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3亿元。预计2017年竣工。(项目单位:山西临县国新燃气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9、新建红枣产业项目。20133月已开工,总投资6.5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1.5亿元。预计201512月竣工。(项目单位:山西中鹰大红枣产业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10、新建红枣精深加工园区项目。201211月已开工,总投资0.93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0.33亿元。预计2014年底竣工。(项目单位:山西枣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单位:县重点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领导组全面组织协调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工作,县转型综改办负责日常综改协调推进工作,各级各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定专人亲自抓改革,强力推进综改试验工作。

(二)细化工作责任。各有关单位、项目承载企业要对照我县2014年行动计划所列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县综改办加强统筹督查工作,确保每一项具体任务得到落实。

(三)建立报告制度。各项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每月要按时、准确填报工作进度表,由县转型综改办汇总并上报县转型综改领导组和市转型综改办。要求各项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确定专门的综改联络员,要加强沟通和信息反馈,保证综改决策贯彻和信息畅通。

(四)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县政府门户网、新闻办、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及时宣传报道综改试验的先进典型、创新举措,营造深厚的舆论氛围。

(五)严格督查考核。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县政府将综改工作纳入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同时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确保转型综改年度任务全面落实。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