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政办发〔2014〕25号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单位:
《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4月2日
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全县红枣产业发展成果,发挥红枣特色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市“8+2”农业产业化三年振兴计划,特制定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以科技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建设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和特色(富硒)红枣园区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集中发展、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实施标准化技术管理,全面提升红枣管理水平,提高红枣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和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建设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0.7万亩。
(二)建设次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0.5万亩。
(三)建设特色(富硒)红枣园区400亩。
(四)新建储藏保鲜库10000平方米。
(五)没有园区建设任务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建设1-2个不少于500亩的示范区。
三、工作重点
(一)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在红枣生产区选择立地条件中等、树龄为10—20年、生长状况一般、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枣林,实施标准化技术管理,达到虫果率低于5%、一等果率达到70%以上的园区标准。分乡镇任务:刘家会镇1500亩、丛罗峪镇1500亩、曲峪镇1500亩、克虎镇1700亩、碛口镇400亩,八堡乡400亩。
(二)次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在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周围,划定一圈红枣区域,形成一个包围圈,起到保护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不受病虫害危害的作用。重点实施物理防治和无公害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修剪管理。分乡镇任务:刘家会镇1000亩、丛罗峪镇1200亩、曲峪镇1200亩、克虎镇1300亩、碛口镇100亩。
(三)特色红枣示范园区。采用基施和叶面喷施富硒肥相结合的办法,生产富硒特色红枣。分乡镇任务:曲峪镇200亩、兔坂镇200亩。
(四)储藏保鲜库。要加强红枣贮藏保鲜库建设,提高枣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经济损失,在临县部分红枣加工企业新建贮藏保鲜库10000平方米。
四、实施办法
一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公司牵头管理、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具体参与,三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权利和责任,实行订单农业,秋季红枣采收后,企业按质量等级高于市场价收购。
二是村集体组织经营模式。在村集体班子稳定、组织能力较强的地区,园区建设可采取村集体组织经营、枣农具体实施的模式。
三是公司+基地模式。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基地,实施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技术,为公司提供高品质的生产原料,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四是专业大户经营。由大户独立投资,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园区,按照标准化技术经营管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合作社组织模式。在社会组织体系发育成熟、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园区建设可采取合作社组织引领、农户具体实施的经营管理模式。
五、扶持政策
(一)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
市级财政按每亩200元予以补助,县级财按每亩200元予以配套,0.7万亩共需资金280万元,其中县配套140万元。主要用于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购置和喷洒农药、中耕等统一管理活动。
(二)次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
市级财政按每亩100元予以补助,县财政按每亩100元予以配套,0.5万亩共需资金100万元,其中县配套50万元,主要用于太阳能诱虫灯、农药、器械等生产资料的购置。
(三)特色红枣园区。
市级财政按每亩300元补助,县级财按每亩300元予以配套,400亩共需资金24万元,其中县配套12万元。用于生产资料购置和主要管理活动补助。
(四)储藏保鲜库。
市财政按每平方米300元予以补助,共计补助300万元。
(五)县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5万元。
以上共投入资金719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资金502万元,县财政配套217万元。
六、技术措施
红枣产业发展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时间方法、药品、肥料、器械统一按县政府聘请专家组的意见实施。
七、保障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乡两级要按照“一项产业、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确专人管理负责,精心组织,抓好任务分解、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各项工作。实行责任到人、包干负责的办法,确保红枣产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开展督促检查
县、乡两级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保证工作进度,保证管理到位,促进任务落实。要严格项目考核验收,根据验收结果,严格资金兑现。
(三)保障资金到位
采取财政奖补、项目支持、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企业筹资等多种形式落实红枣产业发展资金,确保红枣产业顺利推进。县级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项目推进、督查验收。相关乡镇也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全县红枣产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我县红枣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发展前景。要善于运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红枣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推动红枣产业化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1、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
2、临县2014年红枣产业发展投资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