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环保小河长”活动在汾河太原城区南中环桥段落下帷幕。“引黄工程了解”“环保小河长专场培训”“河流巡护”三个现场活动串联进行集中展开;以“我的河流我守护”为主题,11组青少年家庭代表先后参与了引黄博物馆参观、公众河流评价介绍、水质检测体验、理想河道地图DIY、小河长工作证发放五个环节的活动。在半天的培训结束后,这11位环保小河长及其家庭成员组成一支民间志愿队伍进行巡河护水。
4年来,“环保小河长”活动得到100余家省内青年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及高校社团、50所省内中小学、3万多名来自社会各界志愿者的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优美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让水更清、河更美。
8岁的刘子萌从3岁开始就接触环保的活动,如今5年过去了,她已从懵懂孩童成长为一名环保小卫士。
“去超市要带帆布袋,遇到有人浪费水会上前提醒,看到垃圾会随手扔进垃圾桶……”刘子萌的妈妈张晶是孩子的环保引路人,从小就给孩子灌输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的理念。自从接触了环保的活动之后,只要有环保活动,他们都会尽可能全家参与。“环保小河长”就是他们参与的众多环保活动之一。
为了加大河流保护宣传力度,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河流保护工作中,同时推动地方河长制工作的落实,2018年6月,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共同发起了 “环保小河长”健康水知识科普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展健康水知识科普、实地调查、提取水样、分析水质、社会发动、传播等系列活动,旨在面向全省培养一批思想活跃、富有“生命力”的年轻队伍,关注并监督山西省水环境治理,营造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项目已开展四年,覆盖太原六城区20余所学校、2000余个青少年家庭。
项目自发起以来,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荣获了山西省“护水达人”项目称号。2019年12月,经过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环保小河长项目从全国27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第九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是山西省唯一荣获该项殊荣的项目。
2020年7月2日,在我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指导下,“美丽山西·青春行动”山西省青年生态环保组织骨干培训暨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开班。“环保小河长”项目作为优秀典型案例,在全省联动实施开展。截至2020年9月19日,志愿服务队累计巡河819次,覆盖山西省11个地市。
“小河长”是“河长制”的一种创新衍生,有协助“官方河长”履行监督、考核和宣教的职能。活动在满足孩子们对周围水环境科普需求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爱水、护水、亲水、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意识,还能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更多公众关注环保。
刘子萌就是一名优秀的“小河长”。“连续四年的‘环保小河长’活动我们都参与了。”刘子萌的妈妈张晶告诉记者,通过参与这项活动,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有了非常大的收获。
张晶回忆说,第一届环保小河长活动报名时有200多组家庭,需从中选拔30组家庭,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说明整个社会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都在不断提升。
自从成为一名“小河长”,刘子萌就更加关注太原的河流和水质。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翻地图、上网查找资料,学习了解到了太原“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由来和含义。“一湖是指晋阳湖、一水是指汾河,九河是指汾河在太原市区的9条主要支流,其中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从东汇入汾河,风峪河、冶峪河、虎峪河、玉门河、九院沙河、小东流河则西入汾河。”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对“九河”一探究竟,刘子萌和爸爸妈妈开始了他们的巡河之路,利用假期和周末踏遍了太原的“九河”。每到一处,全家人都会按照环保小河长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对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巡河结束后,刘子萌还会制作出一幅简易的河流分布图和水质监测表。
“九条河每条都留下了孩子的足迹,这是最难得的记忆。”张晶说,孩子每到一处河流旁,都会向路人宣传环保知识。从一开始的胆怯小声,到后来的大胆高声,宣传越来越有成效,孩子的收获也越来越多,不仅收获了环保知识,还收获了自信和认可。每当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夸赞,她都会为自己是一名小河长而感到骄傲。
“近几年,生态环境部门在努力,人们的环保意识都在增强,通过巡河,我们发现太原的汾河、九河的水质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张晶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真正成为一座“锦绣”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