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文件
临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2021年08月17日 10:13:00 来源:临县农业农村局

  临政农发〔2021〕88号 

    

  临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简称“六新”)上不断取得突破,推进我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全省“三农”领域推进“六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晋农组办发[2020]29号)和《关于做好农业“六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晋农办科发[2021]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21年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及指导思想

  (一)重要意义

  “六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变革趋势,代表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每个“新”在“三农”领域都有可承载的具体内容,既是我县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内涵、载体和标志,也是支撑所在、希望所在,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做好农业农村“六新”大文章,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引领农民生产观念转变、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实现农业技术、农业资本、农业管理有效聚合,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业孵化器有效承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农业转型发展,结合省、市主推技术,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遴选建设一批有一定标准化模式、有引领性综合配套技术、有较强科技支撑团队、有可持续运行发展机制的“六新”科技示范展示点,打造农业优质品种和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口,构建农技指导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的高效平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更为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 

  二、主要目标及任务

  (一)主要目标

  1、打造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点,使其成为集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2、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3、带动农业质量提升效益显著。“六新”科技示范点成功率达80%以上,引领生产模式推广、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二)主要任务

  1、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六新”科技示范点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动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展示平台。要进一步强化突出科技对示范点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支撑作用,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的先进性、集成性、高效性,发挥好示范点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2、打造农业高标准样板。建设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依托示范点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等,将示范点打造成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口和辐射源的综合平台。 

  3、推广农业绿色高效技术。根据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发布2021年农业生产主推技术的通知》(吕农发[2021]49号)指导意见,结合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等要求,示范推广农业绿色高效技术。 

  三、实施内容及补助标准

  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今年“六新”示范点建设力求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四方面有所突破。 

  (一)新技术研发推广方面:侧重农作物新品种耕作栽培管理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种植新模式等推广。 

  1、示范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品种配套栽培新技术

  实施内容:依据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787—2019鲜食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引进玉米优质高产新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注重把控的实施环节有:选用良种、隔离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适期采收。 

  补助标准:每亩按实施作业投入资金量不超50%予以补助,最高每亩补助400元。投入资金估算按每亩机械播种110元、种子120元、化肥180元、农药30元、人工作业费360元,合800元。 

  2、示范中药材玉米套种新技术

  实施内容:依据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595—2018柴胡套种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在玉米地里套种柴胡等,不仅有利于抑制玉米地的草害,而且有助于柴胡幼年期遮阴保湿,提高成活率,还不影响当年玉米的产量,既经济又高效,示范规模在100亩以上。技术要点有:(1)播种密度。玉米取宽行的方式,行距60cm,单穴单株,保证玉米密度3500~4000株/亩;两行玉米间种植2行柴胡,柴胡行距25cm,用种量3~4kg/亩。(2)播种深度。玉米播深以3cm—5cm为宜,柴胡播深为1cm之内,浅覆土、轻镇压即可。(3)中耕除草。玉米在小喇叭口期进行中耕除草。柴胡出苗后第一年不进行除草管理,第二年春季至夏季浅锄1—2次。 

  补助标准:每亩按实施作业投入资金量不超50%予以补助,最高每亩补助480元。投入资金估算按每亩整地100元、柴胡种子6斤(55元/斤)330元、玉米种子2斤(25元/斤)50元、有机肥100公斤115元、尿素20公斤(3.25元/公斤)65元、中耕除草300元,合960元。 

  3、示范富硒谷子栽培新技术

  实施内容:依据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502—2017富硒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在无公害生态环境下,谷子种植在富硒土壤或人为施入硒肥,经谷子生理转化,糙米硒含量达到0.1㎎/㎏—0.3㎎/㎏,示范规模在100亩以上。生产技术管理环节有:播前整地、选择富硒品种并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硒肥施用、收获,注重把控硒肥选择、施肥时期、施用剂量、施用方法等硒肥使用原则。 

  补助标准:每亩按实施作业投入资金量不超50%予以补助,最高每亩补助480元。投入资金估算按每亩生物菌肥500元、生物有机叶面肥160元、种子120元、机械作业费180元,合960元。 

  4、示范农作物高效植保新技术

  实施内容:在粮食主产区无人机飞防高效植保作业示范2万亩次以上,其中:营养配方健身喷施作业不低于2000亩次;农药减量增效防灾减灾喷施作业在1.8万亩次以上。 

  (1)推广应用营养成分配方健身技术:针对出苗不健壮、生长欠营养的玉米、马铃薯、杂粮(谷子)三大主田农作物配方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营养液、生长调节剂等,以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成分,亩次喷施药量60—80ml。达强体健苗、增强抗病力、减少病害,少喷甚至不喷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提产20%,亩增收260元。 

  补助标准:每亩次工料补助不超25元,主要用于药械作业、技术指导服务支出补助。 

  (2)推广应用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针对农田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及时科学采用低毒、高效药械对症下药2—3次飞防治控。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药量,达农药减量控害、防灾减灾,挽回10—15%产量损失之目标。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时段病虫害,专家指导采取相应措施。 

  ①玉米:叶斑类(大小斑)病、茎腐(牛尾巴)病、玉米螟、红蜘蛛、粘虫、蚜虫、双斑萤叶甲、蓟马、地下害虫等。 

  A、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农药交替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统防统治,地老虎用2.5%敌杀死800—10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毒沙撒于苗行两侧,蚜虫、蓟马、灰飞虱、叶螨病毒病、粘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用高效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兑啶虫咪或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或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按说明比例喷雾防治,黏虫用20%速灭杀丁乳油、高氯菊酯、或5%辛硫磷1500—2000倍液喷杀,亩次喷施药量60—80ml。 

  B、灌浆前后穗期:大小斑病摘老叶、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加芸苔素内酯按说明配液喷施,一般亩次用量60g。茎腐病用10%双效灵液在拔节抽雄前各喷一次,玉米螟用2.5%辛硫磷粒剂撒心叶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甲维盐按比例复配喷施,亩次用量50 ml。 

  C、花果粒期:玉米螟用2.5%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洒雄穗,黏虫、棉铃虫用甲维盐2500倍液叶面喷洒,蚜虫用吡虫啉、啶虫咪1500—2000倍液喷洒,红蜘蛛、丝黑穗病用1.8%阿维菌素、15%哒螨灵乳油或灭扫利2000倍液喷雾器防治,一般亩次用量40 ml。 

  ②马玲薯:早晚疫病、病毒病、黑痣病细菌性病用75%百菌清粉剂或70%代森锰锌或72%银法利600—800倍液体喷施,一般亩次用量25g;28星瓢虫用50%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或阿维菌素辛硫磷进行叶面喷雾,蚜虫用吡虫啉或苦参碱,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用5%辛硫磷50克或毒死蜱拌4斤谷米撒地或氰菊酯喷雾,一般亩次用量60 ml。 

  ③杂粮:谷子白发病、谷瘟病、粟灰螟、粟叶甲、二三代粘虫等用35%阿普隆或50%多菌灵、萎锈灵、地茂松拌种,甲霜灵代森锰锌包衣;黑穗病用农抗15℃浸泡或福美双咯菌腈处理种子;粟灰螟用40%辛硫磷或5%毒死蜱拌20斤土拌撒垄;粟穗螟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亩次用量50 ml。 

  大豆:豆芫菁、豆蚜虫、食心虫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三唑酮、磷酸二氢钾(400克兑水80kg)按比例配置防治,亩次用量50—80 ml。 

  补助标准:农药减量增效防灾减灾每亩次工料补助不超20元,主要用于药械作业、技术指导服务支出补助。 

  (3)示范展示:营养成分配方健身技术和病虫害对症下药及时飞防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营养液、玉米矮美人等农业植保新产品和现代植保静电喷雾器,高配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植保新装备。考察选定力量充足(1—2名副高以上植保专家)、装备精良(无人机5架以上,总植保器械100台件以上)、业绩可观(年作业万亩次以上)强大优的专业化植保组织三方面的示范展示。 

  (二)新装备引进研制方面:侧重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引进。 

  5、示范生物有机肥研发应用新装备

  实施内容:科研团队研发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购置新装备,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破解土壤板结化和肥力下降化难题,促进食品绿色生态化发展。 

  补助标准:按不超研发团队研发费用的50%以及购置新装备资金不超30%的标准予以补助。研发费用由研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费、设备费、科研人员工资、申请专利费等产生的费用构成;新装备以购入票据为准。 

  (三)新产品开发方面:侧重精深加工农产品开发。 

  6、示范农产品研发加工新产品

  实施内容: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研究农业新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补助标准:按不超研发团队研发经费的50%以及购置新加工核心设备投入不超30%的资金予以补助。主要以示范点与研发团队签订合作协议、购置新加工核心设备票据为准。 

  (四)新业态培育方面:侧重休闲农业发展。 

  7、示范特色观光农业新业态

  实施内容:在农业观光园区引进锦稻106、稻花香等水稻新品种,采用低温井水浇灌、节水栽培、无公害管理模式示范特色观光农业新业态,示范规模在15亩以上。 

  补助标准:每亩按实施作业投入资金量不超50%予以补助,最高每亩补助1340元。投入资金估算按每亩整地200元、种苗480元、肥料200元、插秧400元、水电费200元、管理费800元、收割加工费400元,合2680元。 

  四、操作程序

  (一)示范点选定:示范点由建设主体申请、领导组办公室实地考察、县局认定并签订工作协议。 

  (二)建设主体任务:建设主体要编制实施方案,建立技术示范展示档案,上报示范结果。 

  (三)检查验收:项目领导组在示范点项目实施关键节点不定期检查指导,项目竣工后组织3人或3人以上验收组按实施方案、示范效果逐项对标验收。 

  (四)补助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予以补助。项目领导组按照验收结果、补助标准对实施主体直接拨付补助资金。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工作领导组。

  为将“六新”科技示范点作为研发新型产品、推广先进技术、实践先进理念的有效载体,不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特成立临县2021年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高翠文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卫民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 

  成  员:薛恒瑞    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 

          王  恺    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 

          郝淑连    县农业农村局财务会计 

  刘云奎    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恺同志兼任。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安排,切实抓好落实。 

  (二)强化资金监管

  领导组办公室要严格执行省厅《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晋财农〔2017〕92号)和《关于修订完善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实行资金专账管理和审计报告制度。项目资金支出要与项目实施进度相匹配,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完善支出手续。 

  (三)加强绩效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组成员和农技人员要加强现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总结项目中的典型和不足,不断扩大“六新”科技示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附件:

  1.临县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点考察表; 

  2.临县现代农业“六新”科技示范展示点标牌样式。 

    

    

    

  临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