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政农发〔2021〕27号
2021年临县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和病虫害疫情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展示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谷子提质增效,确保我县谷子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加强苹果蠹蛾检疫监测工作,强化检疫监管,积极宣传指导,保障我县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晋农业(保)字〔2021〕17号、晋农计财发〔202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切实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以绿色高质量发展、农药减量增效为抓手,优选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依托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示范,集成配套以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理化诱控为主,以科学化学防控为辅的病虫害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广机制,带动全县谷子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量,促进产品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助力我县谷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1个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针对当地谷子主要病虫害,开展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试验3项。
(二)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示范基地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00%,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全覆盖,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谷子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
(三)科学评估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效益,探索大面积推广应用机制。
(四)设置苹果蠹蛾调查监测点2个,有效控制检疫疫情、虫害的传播扩散蔓延,提升公众对疫情危害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三、实施地点及内容
实施地点:
(1)4月以来,农村局结合实际并征求乡镇意见,最后拟定安家庄乡杜家塔村为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
(2)苹果蠹蛾调查监测点继以往年仍在临泉镇泥沟村、碛口镇寨则坪村设置。
实施内容:
(1)按照“三区建设”工作思路,在杜家塔村建设示范基地300亩,基地内分别设立三个区,一是技术集成推广区、二是关键技术展示区、三是新技术试验区。新技术试验区内又开展3项不同的试验,分别为:一是不同药剂拌种对谷子病虫害防治效果试验、二是不同药剂组合对谷子提质增产试验、三是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防除效果试验;
(2)苹果蠹蛾调查监测点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有效控制检疫疫情、虫害的传播扩散蔓延,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
四、项目申报程序及主体责任
项目实施地点首选谷子主产区乡镇,由有意愿承担项目的村委(或合作社)写出书面申请,经所在乡镇政府核实后上报县农业农村局,经技术人员实地调查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方可同意实施。
县农业农村局作为该项目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实施地点,村委(合作社)是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基地建设,乡镇配合,做到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五、资金来源及用途
(一)资金来源
根据晋农计财发〔2021〕3号文件精神,在我县建立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9万元;设置苹果蠹蛾调查监测点2个0.9万元。
(二)资金用途
1、购买试验田晋谷21号谷籽100亩(另外200亩安家庄乡政府提供),每亩需一桶,每桶30元,约需0.3万元
2、统防统治作业费、农药费亩需110元,其中:入种前拌种剂款35元、拔节期、孕穗期、扬花灌浆期统防统治款75元,共合计3.3万元。
3、太阳能杀虫灯7盏,每45亩一盏,每盏3000元,合计约需2.1万元。
4、性诱捕器、诱芯等1.696万元,其中蛾类诱捕器500个,每个25元;桶型诱捕器20个,每个20元;船型诱捕器20个,每个7元;三角诱捕器20个,每个6元;玉米螟、二点螟诱芯各600个,每个3元;横杆40根,每根1元;诱捕器杆40根,每根4元,共计1.696万元。
5、宣传资料版面费约1万元;
6、其它培训、下乡补助、相关应急费用等0.604万元。
7、设置苹果蠹蛾调查监测点2个,每个0.45万元,共计0.9万元。
以上七项共计9.9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谷子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的顺利实施,成立谷子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领导组,负责基地总体规划、落实实施地点、采购物资,督促基地建设及资金使用。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高翠文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李卫民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成 员:薛恒瑞 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
郝淑连 县农业农村局财务室
秦荣秀 临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刘云奎 临县植保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
高女英 临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
王秀成 临县植保站技术员
高 伟 临县植保站技术员
县植保站抽调技术精通、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负责技术培训、服务和推广。
乡村两级协助承担基地建设的地块落实、杀虫灯底铸的浇筑等,把种植面积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按户造册登记,并积极配合技术人员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临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