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镇直各机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确保安全度汛,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现将《刘家会镇2025年防汛防洪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临县刘家会镇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2日
刘家会镇2025年防汛防洪应急预案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做好防汛防洪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防洪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我镇2025年防汛防洪准备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防汛防山洪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重点、目标、责任体系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重点防控,强化监测预报,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和责任落实,确保全镇河、沟道、淤地坝的防洪、隐患区的安全,确保安全度汛,切实保障乡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防汛、山洪灾害防治重点。
辖区内建筑物及人员居住区,4条淤地坝,各村行洪沟道,及人口居住的边山峪口,所有学校、企业、施工单位,所有山洪灾害隐患点。
(三)重要目标。
力争实现“遭遇设计(设防)标准内洪水时,骨干坝不垮坝(原则上是坝内必须空库度汛),有洪水威胁的边山峪口不出险,各沟道行洪畅通,洪水不进村;遭遇超标准洪水时,通过综合运用防、抢、避、撤各项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山洪灾害损失,保证不出现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总体目标。
(四)责任体系。
实行管行业必须管防汛、管业务必须管防汛、管生产经营必须管防汛的原则。
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确定各包片领导、包村(社区)干部对其所包的村、区域和重点工程的防汛工作实行三包,即:包防汛安全隐患排查与排除、防汛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包防汛现场决策指挥;包安全度汛不出险。
全面建立健全镇、村、户三级防汛、山洪灾害责任体系,即各片片长各包村干部对所包片所包村辖区内防汛、山洪灾害防治负直接监督管理责任;各村支部书记对危险区域居住人口防汛、防洪灾害工作负总责。
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对分管领域及分管领域涉及的项目工程的防汛防治工作承担分管领导责任,各企业负责人、项目承载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镇级各单位、基层站所负责人是本辖区内的防汛、山洪防治监督管理责任人;村(社区)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为所属村(社区)的第一责任人。
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高艳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总指挥:白凤香(人大主席)
李森峰(党委副书记)
刘 杰(组宣员)
张 涵(纪检书记)
王利昆(镇武装部长)
苗田雨(副镇长)
刘 成(副镇长)
秦宇亮(副镇长)
马一桃(副镇长)
高百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贺光伟(退役军人站站长)
许娟娟(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问 智(派出所所长)
成 员:苗艳军(卫生院院长)
李永利(供电所所长)
李剑峰(农机员)
张 锋(水利员)
刘小梅(安监员)
镇直各机关负责人、各包村干部、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及村安全管理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310办公室。
三、防汛、山洪灾害防治职责
总指挥高艳国:全面负责全镇的防汛,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副总指挥白凤香:负责防汛和山洪灾害抢险工作的后勤保卫工作。副总指挥刘成:协助总指挥协调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副总指挥王利昆:负责全镇抗洪和山洪灾害应急抢险队伍的组织整训工作。副总指挥问智:负责防汛和山洪灾害抢险车辆调动工作,维护防汛抢险秩序和打击灾区的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副总指挥张涵:负责对防汛、山洪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人员及在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镇卫生院苗艳军负责本范围内的防汛、山洪灾害及洪涝灾区和抢险突击队员的医药供应、卫生防疫和伤员的抢救治疗工作。农机员李剑峰负责农民群众在洪涝、山洪灾害后自救中的农业机械组织与调度、供应工作。供电站李永利负责正常供电,优先保证防汛值班和抗洪抢险用电。
其他相关单位和成员按照“一岗双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防汛、山洪灾害防治安全工作。
各片村(社区)、镇直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各项防汛、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隐患的排查和整治,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四、排查重点及具体要求
各片村(社区)、镇直各有关单位要对辖区内和所辖行业领域内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特别是对临时工棚、出租户、乡村公路沿线人口密集场所全部排查。
(一)淤地坝。
按县防指的要求,淤地坝汛期一律不得蓄水,坝体完好的,所在村责任人要负责管护和落实各项防汛安全措施,保证排洪渠的畅通;坝体不完好的,要组织排查排除隐患,疏通河道,确保不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件安全度汛。在建淤地坝防汛安全工作由所属村委负责监督,由建设单位负总责。
(二)村民住宅。
村民住宅由各村(社区)支部村委负责逐户排查,以区域划分,责任到人,对有隐患的住户,要责令其立即撤离,需提前搬迁而居住户不积极配合的,要求以社区或村委的名义下达书面通知书(一式两份,签字单位或村委留存根)。特别是空巢老人要书面通知其子女协助搬迁。对危险区域居住人员要下发明白卡和实施果断搬迁措施,予以提前搬迁,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有洪水威胁的边山峪口、行洪河沟道,山洪灾害重点区域。
检查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背山而建的村民住房防汛问题;二是紧急情况下的村民疏散问题,必须有应急预案;三是边山峪口、排洪渠及沟道下游行洪畅通问题,要求要逐段排查隐患。对于生活垃圾、弃渣、高杆作物等影响排洪的,本着谁设障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其疏通河道,对于不配合的,我们依据《防洪法》将给予处置;四是涉及山体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问题,要做到有明鲜的警示牌告知村民,有专人监测隐患区;五是山洪预案警示体系建设必须健全,对于各村所有的地块,都有责任人。
五、应急措施
(一)制定应急预案。
各村、各成员单位都要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防汛、防洪应急预案,要让群众和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撤退安全线路和避险场所。
(二)储备应急物资。
各成员单位、各村委根据应急需求储备必要的物资,如编织袋、麻袋、铁锹、救生衣、水泵等,足数储备保证在应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
(三)成立应急队伍。
镇指挥部成立了一支由30人组成的防汛、防洪应急分队。要求各行政村都成立一支应急分队,具体要求是在村人口1000人以下的应急队伍10-30人,1000人以上50人,应急队员必须是在村的村民,年龄最好是20—60岁之间,负责人的电话要24小时开通。各单位、包括企业、建设单位也要成立应急队伍。
(四)组织应急演练。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在主汛期前组织一次防汛演练,做到人人都知道疏散的信号,安全撤退的线路,撤退的安全地点。演练要求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提前告知村民是搞演练,必须是白天,同时把演练的影像资料用电子版报镇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五)强化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切实做好暴雨期间防范应对工作。要在准确研判险情灾情的基础上,针对河道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等风险,以“不死人、少伤人”为目标,严格按照“责任清、对象明、预警准、措施实”“宁可兴师动众、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日放松”的总体要求,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工作。要切实做到“三个紧急撤离”措施(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
六、工作制度
(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镇防汛指挥部坚持领导成员24小时带班值班,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各单位、村(社区)在汛期也要坚持值班,24小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值班必须有值班记录。在主汛期村安全管理员要每天巡查,并且要有巡查记录。
(二)防汛工作实行命令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按到防汛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凡因执行不力,造成损失的或因平时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失误的,根据《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三)严格信息通报制度
一是做好隐患排查整治的信息定期上报。要求各单位、各村(社区)一周报一次。每周四上午12点前报镇办公室。二是做好紧急情况下的信息报送。在汛期一旦遇到汛情、险情、灾情,必须立即用电话上报,镇值班电话:4484036。凡报险不及时,甚至隐匿不报,造成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