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关于临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4月12日在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临县财政局局长 李泽林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提出临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县财政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和“六新临县”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全委会和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地执行了全县财政预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22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1.72%,增长57.04%。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3514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76.12%,增长43.72%。其中:增值税完成1998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21.59%,增长93.05%;营业税完成6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12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58.96%,增长31.19%;个人所得税完成100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1.04%,增长41.71%;资源税完成678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06.58%,增长94.6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75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7.80%,增长47.70%;房产税完成63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7.27%,减少38.17%;印花税完成58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7.25%,增长2.7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53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5.11%,减少13.35%;土地增值税完成4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60.00%,增长318.18%;车船税完成3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75%,减少2.03%;耕地占用税12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3.00%,下降63.90%;契税完成6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3.00%,下降36.54%。非税收入完成2808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3%,增长77.6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359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2.44%,增长32.77%;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71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3.00%,增长17.70%;罚没收入完成343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7.19%,增长6.1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922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4.22%,增长130.30%;其他收入完成11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56.57%,增长90.32%。
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111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7.82%,增长23.25%。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81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9.94%,增长21.18%;公共安全支出1551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9.30%,增长19.10%;教育支出9731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0%,增长24.74%;科学技术支出3029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6.28%,增长561.3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78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2.60%,增长44.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129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6.73%,增长18.3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103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6.63%,减少36.69%;节能环保支出37446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9.36%,增长193.44%;城乡社区支出6494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7.49%,减少9.79%;农林水支出91023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5.91%,增长29.08%;交通运输支出2176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9.37%,增长22.3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99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9.24%,减少3.98%;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27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6.76%,减少62.30%;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31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85.36%,增长50.30%;住房保障支出15003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增长70.43%;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503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87.69%,增长36.26%;债务付息支出88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2.49%;其他支出39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7.50%,减少13.14%。
2017年公共财政平衡情况是:公共预算收入为63225万元;支出预算由于公共预算收入、省市追加专款、债务转贷收入、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各种补助及转移支付等增加166522万元,由当年年初预算的282517万元调整为449039万元。公共预算支出41111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5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507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04万元,年终结余9161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做到了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99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49.95%,增长49.45%。其中:国土收入完成4802万元,城市基础实施配套费197万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了1531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5.13%,增长20.25%。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1182万元,其他支出4062万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平衡情况,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99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851万元,上年结余235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600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531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6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1701万元,年终结余78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没有纳入国有经营预算的企业,因此没有国有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727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82%;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679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2.52%,收支结余10478万元。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待与市财政结算后还将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实现新增长
面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新增税源匮乏的现状以及全面推行营改增、资源税征管改革等部分因素,财税部门及时转变聚财理念,开展财源调查,实行收入征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宏观税负分析,健全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全面推行以票管税和税源精细化管理,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从源头上防止了税收收入的流失。全面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继续坚持“以票管费”原则,实行“票款分离、收缴(罚缴)分离、集中收缴”的管理制度,实行“征收、管理、查处”和“年度有预算、执行有检查、年终有考核”的管理办法,采取领导包片、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扶贫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支出安排上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在确保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以财政涉农资金整改为抓手,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拓展公共财政覆盖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聚焦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再战再胜。一年来,主要支持和保障了以下重点支出:
一是优先保证教育支出。全年教育支出97310万元,除确保教师的各项工资发放外,主要确保了以下支出事项:一是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安排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3888万元,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正常运转。二是做好项目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按要求及时审核办理手续,拨付资金13147万元,保障了项目校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及时审核其他教育专项资金,保障了各项学生补助、补贴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发放到位,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寄宿生补助、中职助学金等3105万元,使困难学生有生活保障,顺利完成学业。四是进一步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全年拨付资金2425万元。
二是大力支持卫生社保事业。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以药养医”,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投入5904万元,保障了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资金1604万元。城乡医疗救助2776万元。拨付城乡低保补助资金9316万元。拨付城乡养老保险资金8679万元、五保资金2025万元。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支出2299万元,确保计生家庭奖励及特别扶助政策的落实。
三是重点倾斜“三农”发展。全年农林水支出91023万元。财政统筹整合资金80075万元,实际完成支出规模74488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发展2652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1583万元,其他16377万元,确保了脱贫攻坚重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做法在国家财政部简报上进行了介绍,在省、市相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我县被省财政厅确定为2016-2017年度全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示范县,获得奖补资金800万元。
四是积极支持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支出37446万元,其中:污染防治4382万元,自然生态保护2626万元,天然林保护170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9320万元、能源节约利用和减排专项支出191万元,确保了节能减排的推进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五是统筹兼顾其他社会事业。积极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得到改善,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继续加大对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政法基层基础、治安综合治理、食品药品监管、地质灾害治理、应急预案等的投入,确保了全县安全稳定大局。
3、深化重点改革,财政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继续完善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2017年预算报表及报告,对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债情况等重要事项做了说明,公开了全县汇总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全县一级预算单位公开了85个、占应公开的100%。二是及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其中,上年结余3748万元,当年盘活存量资金1997万元,已拨付4761万元,结余984万元。三是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规范“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四是深入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支付范围,简化支付程序,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全年支付19944笔,共计390425万元资金实行直接支付。五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节约财政资金。全年政府采购共完成21113万元,节约资金1248万元,节约率5.9%。六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共评审项目14个、金额34584万元,审减1169万元,审减率达3.48%。七是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预算绩效制度体系,规范绩效评价工作。选取5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评价金额2.4亿元,涉及财政支出金额占当年项目支出额的38%以上。对绩效评价和审核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八是继续开展厉行节约活动。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标准不超上年。九是加强完善基础工作,健全公务卡制度改革。大部分预算单位落实了公务卡制度。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十是严格债务管理。年初全县债务余额46109万元,新增债务19807万元,化解债务10171万元,年末余额55745万元。上级核定我县债务余额限额57900万元,年末债务余额为债务限额的96.28%。十一是全面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监督检查工作。十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对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推进依法理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财政收入总量不大。煤炭一直是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去年以来,煤炭市场有所好转,对财政增收有较大拉动。但我县其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项目建设放缓、新兴产业还处在培育阶段,缺乏新的骨干支撑性财源。二是财政刚性支出增加,民生支出压力大。我县人口多、底子薄、民生任务重。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坚持财政紧日子、民生花大钱。随着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刚性支出大量增加,教育、卫生、文化、“三农”、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减排等各类支出的基数越来越大、刚性越来越强。特别是涉及脱贫攻坚的支出规模增加,在财政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收支矛盾愈发突出。三是财政管理不够精细,资金使用绩效不够高。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管理要求不能同步,导致财政资金不能按时拨出,形成存量资金。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资金短缺和资金闲置并存,资金使用绩效不够高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预算草案
(一)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攻坚深度贫困尽锐出战、攻坚拔寨之年。2018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经济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坚决防范化解系统风险,围绕打好精准脱贫的主战,加快推进“六新临县”建设目标,按照破难题、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提成色、激活力的要求,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思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民计民生,保障战略重点,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不懈奋斗!
(二)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全县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5200万元,比上年增加7200万元。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319668万元,与当年总财力一致,其中:公共预算支出318232万元,上解支出1436万元。当年总财力具体情况是:当年县级可用财力205542万元,当年有特定用途的一般转移支付51083万元,当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524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161万元。
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8232万元,具体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4492万元;公共安全11831万元;教育91861万元;科学技术33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56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651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7688万元;节能环保5572万元;城乡社区5051万元;农林水74622万元;交通运输638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307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86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3911万元;住房保障1103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1446万元;其他支出303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466万元;债务付息1416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000万元。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5058万元。其中:当年收入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275万元,上年结余783万元。当年实际安排支出5058万元,与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致。主要安排情况是:文化体育与传媒4万元,城乡社区405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1万元,其他支出998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我县没有纳入国有经营预算的企业,因此没有国有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686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8388万元,收支结余-1526万元。
在编制预算草案时,我们着重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收入增幅高于近几年实际增长幅度,综合考虑了我县经济形势、产业实际和税源情况,着重考虑我县财政预算安排平衡预算的实际。二是支出安排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原则,除保工资、保运转外,重点向“三农”、教育、卫生与计划生育、科技、社会保障、安全稳定等民生领域倾斜。三是坚持“先吃饭,后建设”的原则,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做到收支平衡,不列赤字。四是坚持“过紧日子”原则,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全年安排“三公”经费1144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30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400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费用418万元,比上年减少2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326万元,比上年增加326万元。积极倡导节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五是坚持全口径预算,对上级提前通知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各项补助收入、返还收入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项财政支出尽量打实打足,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全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做好税收征管。进一步落实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依法征管、足额征收、及时入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经费等支出。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反映问题,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和业务帮扶指导,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困难。
(二)大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定期向上级择优推荐上报符合投向的优质转型项目,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用足用活各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PPP项目建设、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
(三)着力完善民生保障机制
着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聚焦民生事业,认真落实国家就业、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相关政策。特别是聚焦深度贫困,进一步提升理财能力和善作为的能力,加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工作,确保脱贫攻坚的各项民生支出达标到位,确保发挥财政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四)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创新
一是科学编制预算。通过早编细编部门预算、开展项目论证、绩效评价、完善预算标准定额等措施,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安排和资金投入的精确性。二是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规范预算公开操作规程。三是完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考核奖惩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及早发挥应有效益。四是规范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工作,确保有序运行。五是加强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专项监督检查,严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生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控新增政府债务,严禁违规举债或出具担保承诺函。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降低利息成本开支,减轻政府偿债压力。按照债券项目与部门预算同安排、同部署的工作思路,建立债券项目库。完善项目设计、论证、审批等前期工作,及时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按规定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对中长期政府支出责任的事前审核和监控,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要“一票否决”,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六新临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临县财政局
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