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要闻
临县庙坪村:支部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12月11日 11:08:00 来源:吕梁日报

  在临县白文镇政府南10公里处,有一个令人啧啧称赞的美丽乡村,尽管已过立冬时令,但从218省道拐入该村路口时,首先映入眼帘的那条既笔直又宽敞的柏油马路和马路两旁黑郁郁的侧柏树木及高低远近整齐相间的太阳能路灯,仍会让你由衷地发出“好美啊!好干净呀!”的感叹。顺着这条笔直的湫水河路桥渐渐靠近这个小村,是一道结实的湫水河护坝,河坝南北又是两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向西往村头走,你会发现有几个村办企业,路南的一个是“临县食用菌协会试验基地”,一个是“红日子红枣加工企业”,路北则是“临县枫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据了解,该村湫河路有2.5公里。企业厂房建筑结构如何不说,同样给人整洁、干净的感觉,村里主街道有2公里,而田间路则有6公里多。

  步入村中央是一栋三层楼的支部、村委办公楼,楼顶上有八个大字写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楼外是偌大的一处文化广场,广场内有假山,有各种健身器材。入口处停着一辆垃圾清运车,一位村民告笔者,我们村封闭式垃圾池有8个,卫生是一日一清。一路走一路看,全村住房整齐划一,房子顶部树脂瓦全覆盖,沿路墙壁泥抹喷涂,沿村道路不仅有侧柏和风景树,还有不少彩绘文化墙,里面大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而登上该村西山,山上是一片片的核桃树林。

  山上下来,我们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因为已到傍晚,拿钥匙的人不在,笔者只能从外向里瞧。三楼上的两处房子里,堆的都是锣呀鼓呀的文化器材,而靠西的一个大会议室里,除整齐的桌凳和墙上的标语外,西墙上则满满的是历年受奖牌匾,受奖牌匾多是庙坪村的支部,最高奖项是省级文明卫生村,市级五星级农村党支部。笔者采访多位村民:你们村怎么会建设的如此美丽?他们会骄傲地告诉你:来的路上没看到一条标语吗?干部是关键,产业是重点。我们村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庙坪村以前什么样子呢?

  庙坪村,797户,2380人,耕地面积2950亩。以前庙坪村的村容村况被人们概括为五多、五少、五差。“五多”是贫困户多、老弱病残多、光棍多、邻里纠纷多、外流不谈正业的多;“五少”是富裕户少、强壮劳力少、工副业少、集体经济少、有文化的少;“五差”是自然条件差、文化教育差、村民自我发展意识差、整体经济发展能力差、村容村貌差。那时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由于村民生活来源全凭那人均一亩多土地刨闹,所以因土地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而且常常会因一点小矛盾闹到镇里,被人们称为“咬硬”村。2011年11月生于庙坪,长于庙坪,时年38岁任吕梁市环城高速机场连接线管理养护中心副主任的中共党员乔伟顺被庙坪村党员选为该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乔伟顺向村民们表态: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庙坪村一定会由乱到治,摘掉贫困的帽子。在支部村委干部会上,伟顺一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表明自己不脱贫不罢休的决心意志,他把组织关系做回了村里,并把铺盖搬到了建设工地临时搭建的彩钢棚里。而这一做就是七年,时至今日伟顺仍在这彩钢房里居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赴山东寿光、浙江枫桥的考察取经,伟顺和和班子成员酝酿出了一个庙坪村整体发展思路。这就是:首先破解老百姓出行、吃水、上学、增收“四难”问题。其次,山上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第三,大面积改河造地,用于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和发展高效农业,为此他们编制了庙坪乡“狠抓产业发展,村舍布局,基础设施,民居建设等经济社会三到五年发展规划和实施纲要”,着力打造“一带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精品绿化带。“四区”即特色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绿色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园区和副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宏图已定,便该践行,但纸上谈兵容易,知行合一却难。发展需要资金。可因为一句就职承诺,乔伟顺没有了退路,筹,一方面以个人名义筹。一方面当时正好有两户红枣企业看中了他们村的地面要办加工企业,土地租赁可回点资金。可当时人家对他们湫河无桥的交通有点担心。伟顺拍胸:放心,资金到位,大桥必修。就这样他们筹到了1000余万元资金。保证了村里修路、垫地、栽树、建温室大棚等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3年,庙坪村开始修建蔬菜大棚。2014年,选定食用菌种植培育项目。2015年成立了“庙坪村丰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又成立了以蔬菜、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临县丰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他们的产业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公司+贫困户+劳务模式,吸纳庙坪村及邻村120多个贫困劳动力在公司就业,从事食用菌袋生产、种植、收购、筛检、运输、销售等工作,人均年收入可达2.6万余元,带动了40余户贫困户脱贫;二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周边赤普浪、南庄、张家沟、都督等四村92户贫困户组建合作社,修建香菇大棚,园区前期提供菌棒和技术服务,贫困户种植,公司保护价回收,统一对外销售。此模式带动的四村92户贫困户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其中,南庄12户贫困户流转土地27亩。建起26个香菇棚,到九月份已出菇30万公斤,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户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三是农光互补模式,可助14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庙坪村的发展凝聚了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共识、合力,更有他们的身先士卒和责任担当,香菇种植园区,起初乡亲们心中并没底,不知是赔是赚,是他们的四个党员带头修建大棚,百姓们才敢紧跟后尘。如今村里别说年轻一点的,就那71岁的高改俊大娘,在那香菇厂捎来带去剪香菇腿,今年也挣了好几千块。而郝爱民夫妻和常年外出打工,闲暇回村进厂的儿子,2015年在厂挣了9万多元,2016年拿到了11万多元。村干部郝顺明介绍:以前村民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年景好也就收入大几百元钱,而现在让老百姓种植香菇,公司每亩每年给每位土地户1500元,进厂劳动所得除外,你说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背后,是庙坪村小学;别村学校学生寥寥可数,庙坪村却有80多个学生、别村教师1000多元工资,庙坪村小学学教师8个,全部外聘,工资至少2000元。2017年光小学投资20余万元。第一书记乔伟顺说:兴学育人,我们不能落步。

  是啊,如今的庙坪已今非昔比且日新月异。乡村综合服务大楼、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幼儿园应有尽有;10公里循环主干路全部硬化;4.5公里户户通街巷及600米长的商业街横贯南北东西;湫河两座大桥,212盏路灯整体亮化、绿化、硬化、美化;3000多米的排洪渠、改河造地300余亩,更使全村敞亮整齐;44个蔬菜温室大棚,40个香菇出菇棚及小型恒温育菌室、冷库、食用菌生产车间使丰林园区初具规模,产值突破千万,产品远销北京、福建、广东等10多个省市。全村100多户人家盖起了二层小楼,200多户人家购置了小汽车,80多个光棍汉娶上了媳妇。庙坪成为全县乃至吕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这些成就,来自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引领、苦干和无私奉献!这里,没有犯罪,也少有纠纷,人们想的是勤劳致富,人们盼的是更美好的明天。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