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临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自评报告
2021年11月18日 17:31:00 来源:临县教育科技局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的通知》要求,临县对照评价细则中列出的12项评价重点、40个主要观测点全面梳理,开展了认真的自查。

一、主要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加强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指导。选优配强教育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任命副局长两名,党组成员一名,教育党工委副书记一名。临县教育工委下辖63个党组织,实现了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负面清单的通知》,组织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培训,负面清单问题清理到位。

(三)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明确了部门职责,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教育督导机构统筹使用。任命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印发了《临县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教育督导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重新选配补充业务精湛的督导人员,规范督导经费的支出使用。

(四)努力加大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例

足额落实教育各项配套资金。2021年,我县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应配套230.63万元,实际配套293万元,同时安排中小学转移支付公用经费395.23万元,确保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五)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印发《关于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全县县管校聘工作顺利推进;不得将管理范畴的事务摊派给教师,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认真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主体责任,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目标。不低于500元/月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全部落实;县政府与山西省教科院签署合作协议,委托省教科院从全省名师库中选聘50名一线名师组建导师团队助力临县学科建设。

(六)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布局

印发《临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工作方案》,3年内拟撤并学校48所,2021年20所撤并任务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3所,保留城郊的前麻峪小学、丰泽小学等,优化八堡寄小、青凉寺寄小等乡镇小规模学校,缓解了城内学校招生压力,确保“一乡一校”,方便适龄儿童青少年就近就便上学,县域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为0.6,初中为0.49。

(七)切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

印发《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2021年秋季我县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为16.32%,按照计划,2023年可以控制在5%左右,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八)大力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

印发《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计划》,着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启动临县一中新校区规划建设,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全面提升高中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高考达线率稳步提升。

(九)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

印发《临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任务成果显著

2021年,完成了4所幼儿园的改扩建和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任务,进一步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0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7.18%,均超过省定标准。

(十一)多措并举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1.建立了落实“双减”工作联动机制。开展了培训机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证照不全的9个培训机构全部关停;制定《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出现的退费难卷钱跑路裁员欠薪纠纷等问题的风险防控预案》;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校园周边的校外培训广告已全部清理完成。

2.落实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十项举措”卓有成效。出台了《落实“十项举措”工作实施方案》《临县2020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各学校对照文件,逐项自查、整改,严格落实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十项举措”,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规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杜绝了违规招生,净化了招生秩序。严禁学校为学生空挂学籍,接收借读学生,确保了籍随人走、人籍一致。

4.实现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印发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计划》,建立了课后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并给予相应报酬,课后服务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目前,全县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按“5+2”模式开展了课后服务。

5.“放心午餐”工程逐步推进。通过对县城公办非寄宿制小学调查摸底,做出“放心午餐”工程规划。具备条件的东关小学、北门小学已经实施了“放心午餐”工程。

6.坚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印发了《临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县2021年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县中小学生和大班幼儿视力筛查全覆盖,中小学生近视率比去年降低了1.01个百分点,幼儿近视率比去年降低了1.01个百分点。建立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一生一档”电子档案,档案随学籍变化适时转移。

7.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师德师风、专项资金”三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展了为期3个月“三个专项整治”行动,教师有偿补课等师德失范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整体提高。

(十二)教育安全稳定实现跨越式发展

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校园安防建设“封闭式管理、护学岗设置、专职保安配备、硬隔离设施建设、一键报警、校园监控与公安联网建设”六个100%全覆盖。建立了安全应急值班室监控平台、明厨亮灶监控平台,各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有力地保证了校园安全;在临县高级中学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临县禁毒教育基地,全县学生轮流到基地接受教育;认真落实最高检、省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全县所有学校法治副校长全部配齐;全县14168名学生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率达到了100%。

二、经验做法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方面

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教育一线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中高考、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县级领导深入教育一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完成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支部新建和换届工作,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党建阵地、工作制度等进一步完善。

(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面

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负面清单的通知》,组织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培训,负面清单问题清理到位。

(三)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方面

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园)长自评、互评,一次综合督导检查。每次督导后,督导组须向被督导单位反馈督导情况,下发督导问题清单,提出整改建议,被督导单位须根据问题清单及整改建议逐一整改落实,并形成整改报告。

(四)财政教育支出方面

加大教育投入,不留经费硬缺口。主要体现在:(1)为弥补冬季取暖经费严重不足问题,保证学校正常供暖,我县今年安排2020年中小学冬季取暖费1273.9万元。(2)为实施好中小学营养餐工程,从2015年起,我县每年安排足额的中小学营养餐加工费和从业人员工资补助。2021年共安排中小学营养餐加工费176.272万元、食堂从业人员工资220.34万元。(3)全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从2020年起,县财政每年按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20%安排绩效工资增量,用于提高一线教师待遇;每年对全县教师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全县所有教师凭统一办理的爱心公交卡可免费乘坐县域内任何一辆城乡公交。资金全部由县财政解决。

(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建立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收入的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县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长效保障机制的通知》,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临县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六)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及优质均衡发展方面

科学长远规划,如期完成义务教育布局优化任务;抓好项目建设,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努力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积极开展支教活动,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七)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方面

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对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无法保障师生安全或违规问题较多的民办学校,依法强制关停,师生予以分流。按照“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原则,逐步推进控制民办义务教育。

(八)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方面

强化管理,办强公办普通高中。主要表现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行为。进行分层教学,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深化课堂和教研教学改革。

(九)落实《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方面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是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办学。2021年成立“临县职业教育集团”,整合现有资源,变独有为共享;盘活师资队伍,变固定为流动;整合做强办学特色,形成临县高级职业中学“计算机+艺考基地”、白文职业技校“民间艺术+护工实训基地”、临县二中“送培下乡+农艺基地”的特色品牌。二是加大投资,提高中职发展水平。2022年底前推动临县职教中心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三是优化结构,服务乡村振兴。积极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四是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中职教师待遇,进一步吸引省内外名校名师或企事业单位高端技能人才来我县中职学校应聘任教。五是创新思路,吸引优秀企业、大型企业与临县中职学校“联姻”,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建立企业“点菜”、出钱,学校“加工”“收银”的双赢模式。

(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方面

严格按程序认定普惠性幼儿园。根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布局规划要求,按照民办园申报、县教科局初评、上报市教育局终评、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的程序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改扩建公办园、增加普惠性民办园、启动小区配套园、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转变广大家长观念等方式,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断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十一)解决教育热点难点方面

1.采取五大举措落实推进“双减”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落实“双减”工作职责联动机制。二是开展培训机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证照不全的黑机构进行封停;对存在培训项目与审批项目不符、收费标准高于政府指导价、师资质量不达标等行为的,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退费、罚款、撤销办学资格等处罚。三是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校外培训机构须缴纳规定额度的风险保证金到指定账户,作为其规范办学、履行培训服务承诺以及处置风险事项的资金保证;通过“教培云”平台等形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并制定了《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出现的退费难、卷钱跑路、裁员欠薪纠纷等问题的风险防控预案》,确保学生家长利益不受损失。四是畅通渠道广泛接受监督管理。五是规范培训机构不正当的招生宣传方式。

2.促进落实中小学健康成长“十项举措”:

一是成立了落实“十项措施”工作领导组,将责任落实到人,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攻坚突破。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钉钉平台等方式对“十项举措”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集中宣传,竭力扩大知晓面和影响力。三是建立健全家校联络沟通机制,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四是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和改进相关工作;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检查等方式,将“十项举措”作为常态化监管重点。五是各中小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发展新局面。

3.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每学年对学校学籍管理进行培训,每学期要求各学校对学生信息进行核查;招生工作2018年起在“临县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上进行,全县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时间宣传、统一时间报名、统一时间审核录取、阳光均衡分班、随机均衡配置教师、实行公民同步招生。

4.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将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全县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十二)教育安全稳定方面

县教科局建立了平安校园监控中心和明厨亮灶监控中心,24小时对各校园全方位实时监控,确保学校发现的问题隐患能够及时妥善处理。

(十三)教育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进一步扎实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出台了十三条利好教师的政策;县政府与山西省教科院签署合作协议,委托省教科院从全省名师库中选聘50名一线名师组建导师团队助力临县学科建设;县政府与山大附中、三大附小、九一小学等省一流名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开创了合作办学新局面。被省教科院授予“山西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计划》,并配套出台了十个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面

1.虽然实现了党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2.民办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数量偏少,党支部活动不够规范严肃。

(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面

个别教师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理解肤浅,不能深入领会精神。

(三)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及优质均衡发展方面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还未及时调配合理使用。

(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方面

个别民办学校停办,学生分流时考虑家长的需求与意愿,未能严格按照《临县教育科技局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缩减民办学校规模。

(五)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方面

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很传统,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优生培养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

(六)落实《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方面

因临县自然环境区位条件较差,待遇不高,吸引高端技能人才来我县任教,优秀企业与我县合作办学存在一定困难。

(七)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方面

公办园特别是主城区学前教育公办园资源不足,部分民办园条件较差、办园行为不够规范。

(八)教育热点难点解决方面

1.个别教师作业设计水平有限,不能够关注多维学习目标,设计多样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高质量的作业存在难度。

2.部分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存在一定的偏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履职不够到位,对落实五项管理、十项举措带来一定的困难。

3.个别机构存在采取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或者通过虚假宣传、打折促销等行为开展不正当竞争。

4.目前,尚未建立教育与发展改革、人民银行、银保监、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的协同监管工作机制。

5.部分城区公办非寄宿制小学,由于场地、设施等条件限制,“放心午餐”实施进度较慢。已实施“放心午餐”工程的小学因缺乏食堂管理经验,食堂食品管理制度急需健全完善,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6.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存在较大困难。部分家长受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思想作祟,不能充分认识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整改措施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1.进一步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等制度。

2.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两支队伍的建设力度,充分保障支部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实效。

3.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党建力度,建立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长效机制。

(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1.深入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宣传不到位、培训不到位、学习不到位、认识不到位问题,责成县教育部门建立股室人员包联学校制度,指导、督促学校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培训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2.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培训纳入继续教育体系。要求各校结合继续教育的开展,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目标任务,并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工作。

(三)妥善解决布局优化遗留问题

针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中的遗留问题,成立布局优化工作领导组,妥善予以解决。

1.被撤并学校教师,小学教师原则上在片区内分流,因特殊原因的可以跨片区分流;初中教师原则上分流进城,因特殊原因自愿到属地小学的可合理协调分流。

2.所有撤并的学校,小学的设施设备原则上片区内合理调剂使用,初中设施设备原则上调剂到城内初中学校使用。电教设施设备、体育设施设备、图书仪器及其他教学设施由教育部门统一调配使用,校舍由县人民政府及时处置,合理使用。

(四)切实解决民办义务教育体量过大问题

通过缩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轨制和民办转为公办两种途径,解决我县民办义务教育体量过大问题,确保2023年全县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达到规定标准。在加强监管、推进规范办学的基础上,逐年缩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轨制;争取政府回购,或鼓励举办者以捐赠、转让等方式将学校交由政府转为公办学校。

(五)大力振兴普通公办高中

针对我县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队伍激情不高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二是抓住县政府和山大附中合作办学的契机,着力促进我县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优生培养的有效载体机制。三是制定常规教学业务考核方案,构建教师绩效管理有效机制,增加教师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着力提高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六)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协调财政资金,尽最大可能提升硬件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宣传招商力度,凸显老区特色文化和劳动力优势,吸引爱心优质企业共建现代化中职教育。加强中央及省、市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宣传,提高对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七)有效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针对公办园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民办园条件较差、整体办园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县将主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行动计划,并采取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规模、加大民办园监管力度、规范民办园办园行为、加快普惠性民办园认定速度、强化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适龄幼儿入园需求,有效提高全县学前教育的整体办园水平,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率,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

(八)全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1.针对作业管理,各校要关注多维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创新,体现新的育人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思想,研究作业的多样化,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不同形式的作业;要把教师作业设计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强化家校协同育人,通过社会宣传、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自觉承担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课程标准和作业设计的研究,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作业设计能力。

2.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县教育部门要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民政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对证照不全的黑机构、黑名单机构进行有效管控、强力打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针对行为不规范、超权限培训、超标准收费,以及借助不正当手段宣传竞争等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要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建立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3.加大城区学校校舍改造力度,改善不具备实施“放心午餐”工程的部分城区公办非寄宿制小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食堂食品管理和相关人员培训,健全“放心午餐”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放心午餐”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午餐、午休、午间活动的有序实施。加强督导检查,切实使“放心午餐”落到实处,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4.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经费落实,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照明设施建设、医疗机构和学校近视防控设备配足配齐。开展视力筛查专业人员培训培养、近视防控信息系统建设等。所需经费将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投入到位。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宣传典型经验,普及近视防控知识,提升防控水平;营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5.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长效机制。各单位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管理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得参与评模评优、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等。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7日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