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关乎万千师生健康。为深入了解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情况,记者近日走进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从食材采购溯源、操作流程标准化,到卫生监督常态化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全方位揭开校园食堂安全防线的“神秘面纱”。
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校长赵飞表示,孩子吃得安全、健康,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心愿。我们把食堂安全视为“生命线”,是“一把手工程”,重点抓四个关键点:
1.源头严防,责任共担:学校成立由校长、学校中层、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每月参与食材采购、营养搭配的决策监督。坚持“每日陪餐”,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家长代表与学生同桌吃饭,现场反馈口味、卫生情况。严格执行“48小时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每样都留样、贴标、密封,留样柜是我们的安全“铁证”。
2.过程严管,专业+监督:学生餐厅我们委托专业餐饮公司运营,但“安全责任”学校绝不放手。学校后勤监管小组全程参与大宗食材招标,严审供应商资质。日常采购“定点直供”,食材必须“三证齐全”。监管小组每周随机抽检,确保“源头可溯、责任可追”。
3.加工严控,杜绝污染:加工区实行“流水线”和“两分离”:荤素刀具砧板分开用,生熟加工不同区。从摘洗到烹饪分装,每一步都有明确规范,严防交叉感染。
4.人员严守,把好最后关:餐厅员工持证上岗,每日晨检。餐厅“三清洁”:餐前消毒、餐后清扫、夜间消杀,专人记录。每月进行食品安全培训,覆盖规范操作和应急处理,确保人人“懂安全、会操作”。
食堂不仅是吃饭处,更是安全教育、增进互信的平台。我们坚持“管理即教育”:
1.让安全“看得见”陪餐家长、膳食委员是最好宣传员。家长在班级群分享真实感受:“菜洗得干净、汤少了、油大了”,这比任何宣传都可信。透明的“留样柜”是活教材。封条、标签、时间,让所有人能看到我们“安全是底线”的这样一个工作态度。
2.用问卷“听心声”:每学期向家长发问卷:孩子爱吃什么、营养如何搭配、打餐的速度、餐具的干净度、服务的态度,问卷是改进餐厅工作的“指南针”。比如,家长建议“增加米汤、花卷、蛋糕、抿尖汤等”,我们立刻落实,很受就餐学生的欢迎。这传递的是:学校认真倾听家长意见的这样一个工作态度。
食堂工作虽然是小切口,但是连着大民生,承载着千家万户的信任。未来,崇文学校将继续以“零容忍”态度抓食品安全,以“像给自己孩子做饭”这样用心抓细节,以“阳光食堂”的开放姿态接受社会的监督。
从源头管控到加工规范,从专业运营到全员监督,崇文学校通过制度刚性落实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构建起“全链条、可追溯、共参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