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情洒革命老区。9月14日,王定国基金会副理事长骆宏率秘书长王宇鹏、理事王天佑一行深入临县进行公益考察调研活动。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生,政府副县长雒丽霞,以及司法、教科、党史、临泉、三交等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参加。
饮水思源不忘甘泉,情系老区回报乡邻。骆宏一行首先来到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旧址临县后甘泉村,举行了大学生捐助活动并与受助家长座谈,为村里7名大学生捐助了14000元慈善款。随后在宪法广场考察并召开座谈会,洽谈协助推进建设宪法广场事宜。
坐落在临泉镇万安里村的临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8年3月,是由临县县委、县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全封闭、全寄宿、全免费的公立学校,承担着完成全县三残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原后麻峪九年制学校改建的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现已成为临县第一所专为外出务工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创办的全封闭、全免费、全托管新型义务教育学校。骆宏一行情洒老区教育先后在这两所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学校“弘扬一种精神、打造两支队伍、抓好三种教育、做实四项工作,办优五个中心”的创新“12345”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骆宏希望临县继续加大教育事业工作力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王定国复兴小学位于中央后委旧址的三交镇双塔村,是王定国扶贫基金会于2019年6月挂牌成立的一所学校,骆宏一行来到学校调研还参观了中央后委驻临县历史陈列室,感受老区变化,接受红色教育。骆宏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学校的老师学生要珍惜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红色宝贵财富,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王定国公益基金会将持续与临县人民携手共进,积极为老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骆宏表示。
临县是曾被称为“晋绥边区的乌克兰”。临县作为中央前委、工委和全国各解放区的红色枢纽、后方基地,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甘泉村曾经是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驻地。1947年,谢觉哉等革命先辈在这里完成了《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必要的立法准备工作,也为新中国在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奠定了基础。红军老战士、“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同志,离休后积极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创建了中国文物学会、中国长城学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她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见证者,更是新时代不忘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作为谢觉哉同志、王定国同志的子女,山西省王定国基金会会长谢飘秉承二老遗志,饮水思源不忘回报老区,在中央后委成立76周年之际,为进一步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使延安精神、吕梁精神、谢觉哉、王定国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力,再建新功。